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春暖时节说艺术复苏 《望道》中的色彩拼图 《俗世奇人》:凭世相图景探索话剧民族化 用电影语言彰显戏曲魅力 在话剧《艺术》里看到什么不是艺术? 追光的人  自己也将成为一道光
第14/15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03-12

追光的人 自己也将成为一道光

电影《望道》观后

◆龚金平

将于3月24日公映的电影《望道》,日前已开启点映和电影党课,也可前往SFC上影影城国华店复原电影中出现的“复旦新闻馆”打卡。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个完成《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人,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一职达25年。但是,大多数观众对于陈望道的了解可能也就止步于此,至于陈望道的人格魅力、内心历程,恐怕一无所知。更进一步,如何使陈望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生涯,能对今天的观众产生更具穿透力和启示性的人生影响,这同样是影片要突破的一个艺术困境。

身为师长的陈望道

影片聚焦1919年5月至1949年5月这三十年的岁月。影片要将陈望道置身于最为动荡的历史情境中,去书写人物的命运起伏和内心激荡。

陈望道一生最重要的社会身份就是“老师”,他保护学生的意识几乎是一种本能。该片通过让人物经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而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某种品质如烈火淬钢般尽显刚劲。他在杭州时期面对教育厅禁演进步话剧的命令,能够以刚直又体面的方式,从容应对反动势力的压迫。在上海大学期间,国民党军队直接冲进校园开枪射杀学生。陈望道冲在最前线与军警对峙。在重庆时期,在日军的轰炸中,他更努力地重建“新闻馆”,用进步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陈望道对于学生的保护,从人身安全的角度,进一步辐射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照拂、熏陶、引领。

黑夜追光的陈望道

影片有意选择了中国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那个看不到“光”的年代里,有人沉沦堕落,也有人渐生退意。正是在杂芜的人生百态中,才能意识到陈望道在黑夜中追光的可贵。

影片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场景里,画面多是亮调,且有暖光。这里有大量青年学生,他们在朝气蓬勃地举行拔河比赛,在课堂和舞台上挥洒热情,抒发壮志。影片在上海的第一个场景,是陈独秀来到著名翻译家费煌堂先生的家里。石库门建筑里,暗调的画面,逼仄的空间,令人倍感压抑。费煌堂因自感救国无门而在房间里自杀了,陈独秀不由感慨“世道杀人”。

这两个场景暗含了时代性的隐喻。陈望道和陈独秀都是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有一腔改变民族命运、挽救民族危亡的志向和热情。陈望道通过对身边的学生传授真诚、平等的现代意识,融入反抗权威,追求个人独立与解放的精神,为学生的人生带来“光”,为社会变革和国家进步带来希望。陈独秀则想引入更为先进的斗争理念和思想武器,认为这才是中国需要的“光”。

这就可以理解,陈望道回到义乌老宅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影片不时用特写强调那盏黑夜中的油灯。油灯虽小,但灯芯明亮,并使房间洋溢着一股暖意。这是陈望道心中的理想之光,也是《共产党宣言》所带来的光明。我们需要用“光”来驱散寒意,用“光”来照亮前路。

影片还巧妙地利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编织了一条完整的情节线索,证明了《共产党宣言》是艰难时世的一盏明灯,温暖鼓励了许多人去战斗。这时的陈望道,已经从一个追光的人,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道光,这才是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不竭动力所在。

磨砺成长的陈望道

陈望道接下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重任,看起来只是一项普通的文字工作,却成了陈望道思想觉悟和革命志向突飞猛进的一个契机。在翻译的过程中,陈望道曾在一个章节的标题上纠结不已,他最初想用“绅士和平民”,后来改成“富人和穷人”,最后定稿为“有产者及无产者”。这背后隐含了陈望道的一次思想进阶之旅。

“绅士和平民”,像是小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后来的“富人与穷人”,说明陈望道对于人的财富、地位高下有感性的认识。当他完成了内心的自省与顿悟,写下了“有产者及无产者”,这意味着,陈望道能够从生产资料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和革命方向。

作为一部传记片,《望道》精心选择人物的几个重要人生阶段,对特定时代语境下进步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和救国热情进行了透视。影片在描摹陈望道身上一以贯之的人格光芒之余,也努力呈现陈望道在革命生涯中历经的内心嬗变,甚至间接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光明前途,这都是影片值得肯定的艺术成就。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