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精心装裱过的长卷在评弹演员的手中徐徐展开,泛黄的纸张之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家陆澹安手书的弹词研究手稿(见右图)。昨天下午,陆澹安之孙、当代书法篆刻家陆康在今潮8弄落成的海派评弹研习所捐赠了这份珍贵手稿。陆澹安改编并流传至今的弹词名篇《啼笑因缘》在评弹名家高博文和青年评弹演员郑鸣秋的说噱弹唱下,让今人一睹经典之魅力。
评弹文化新据点
虹口是海派文化发祥地,也是评弹在上海的主要演艺区域。陆澹安就居住在虹口区溧阳路,陆康记得小时候,下午4时许,评弹演员们来家里取陆澹安写作的手稿,晚上就能在书场演出,祖父还总爱带他一同去书场听书。高博文也是从小在虹口长大,河滨大楼曾是他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的地方,未来或许他会用评弹的方式重新打开这幢历史建筑的大门。
“走走逛逛南京路,买卖请到四川路”,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说起了曾经用来形容四川北路的老话,海派评弹研习所的落成,将让公众的目光重新投注到四川北路。包括研习所在内的10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昨天同步落成,也是城市更新、商业重振、文化回归的积极举措。
在兼具海派文化历史底蕴与时尚活力的今潮8弄成立海派评弹研习所,将助力“虹口有戏”剧场群落成型,让传统艺术与新潮海派文化融合碰撞出新花火,让评弹这门非遗文化瑰宝,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评弹手稿新研究
在祖父留下的若干手稿中,陆康精选了一卷与评弹研究相关的手稿,“评弹常常以演出的形式与公众接触,但我想研习所的成立带有一定的研究意味,这份‘弹词研究’手稿捐赠出来,再合适不过。”三张纸笺中有两张为目录,一张为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弹词的来源”。七章三十二节的目录,清晰地写着从弹词的源头、流变,弹词与其他文艺的不同,到如何编著弹词脚本、弹词应如何改革,已可初见一部著作的脉络。
经陆康考证,这份手稿写于1940年左右,已可窥得祖父立志于将毕生心得著书的想法。陆康认为,如果当代的评弹人可以参照陆澹安的手稿内容继续弹词的研究,也算是完成祖父80多年前的心愿。
在今潮8弄的百年海派建筑里,韵味十足的江南评弹唱响。除了陆澹安的作品《啼笑因缘·初约》,高博文和陆锦花还合作了评弹融合乐曲《声声慢》。
演艺空间新拓展
随着海派评弹研习所的落成,以今潮8弄有戏堂与北广场演艺新空间、海派评弹研习所、ARK LIVE HOUSE、瑜音社、Blue note lounge爵士乐俱乐部、The pearl珍珠剧场上海泛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开心麻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虹口分公司)、上海永谊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远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组成的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宣告成立。
构建差序化演艺空间生态,聚焦打造演艺新空间集群,四川北路演艺新联盟旨在更好地盘活用好现有各类剧场设施资源,推动四川北路整体面貌的更新与升级,催生演艺新亮点。
虹口将继续结合城市微更新、微设计、微治理,打造一批小而精美、主客共享的文旅演艺新空间。
本报记者 赵玥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