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上海)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合作恳谈会近日在沪举行,以加强盐城与上海高端要素资源的对接合作。会上,华创光伏电池片等12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167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我们将把主动服务和融入上海,推动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作为盐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表示,盐城正把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突破口,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挖掘释放绿色生态优势。
盐城与上海有着特殊的亲近感。20世纪50至70年代,8万上海知青来到盐城的黄海滩涂垦荒辟壤、发展生产,为这片土地注入上海元素。如今,盐城和上海正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在沪设立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推动企业研发机构设在上海、研发成果用在盐城;组织园区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鼓励骨干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作为上海唯一市级层面与外地合作共建的开发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集聚了临港集团、光明集团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承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致力构建“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
不仅如此,盐城在全力打造上海北向发展轴上的重点节点城市的同时,也将视野放大到了整个长三角。盐城正高起点规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两大战略空间,构建融入全省、对接长三角城市群主阵地、南北合作新标杆。去年,该基地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1个。
生态是盐城的家底,湿地是盐城的名片。盐城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城市,绿色能源使用比例近七成,正在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