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试点“全天不见大扫把”作业模式 集中加梯11台居民生活方便了 年节能超50%办公楼焕然一新 近视低龄化倾向非常明显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3-29

年节能超50%办公楼焕然一新

江浦路街道办事处成杨浦区首个“零碳”改造建筑

本报讯(记者 孙云)已建成21年的街道办事处办公楼突然变成了一座电力源源不竭的“发电厂”,不仅发电量能满足全年1/3的需求,还自带节能20%以上的效果——这是什么神奇魔法?最近,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办事处本已呈现疲态的办公楼焕然一新,改造后,办公楼通过内外墙粉刷装饰有了整洁的容貌,更特别的是还有了节能超过50%的“黑科技”肌理。据预测,这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建筑每年将通过楼顶的光伏发电设备产出8万度电,后续,它不仅将申请超低能耗建筑标识,还将通过采购国家绿色电力证书,成为杨浦首个“零碳”改造建筑。

江浦路街道办事处的办公楼历经21年已变得老旧,不仅外墙瓷砖出现脱落情况,内部设施也已老化,特别是单层玻璃的窗户、每间办公室独立安装空调的设计,使得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打了折扣,一些坐在窗边办公的工作人员常年饱受空调外机噪声及内机管线滴水之苦。去年9月,办公楼开始改造,起初,不少工作人员都以为只是粉刷墙面之类的简单更新,没想到,3月中旬改造完成后,大家惊讶地发现,各自为政的分体式空调被中央空调取而代之,窗户变成了双层中空玻璃,室内有了新风装置和环境监测智能系统,电热水器换成了空气源热泵……

最特别的是,屋顶出现了一大片光伏发电板,再加上相邻社区服务中心楼顶安装的光伏发电板,每年能发电8万度,满足办公楼至少1/3的电力需求。再加上窗户改为双层玻璃、外墙加装节能板、改用高能效中央空调和空气源热泵等措施,原本每年26万度的用电量预计将减少一半以上。

改造后的办公楼不仅实现了“能源可自给”,而且进行了“物联可感知”的能源管理智能化改造,屋内的空调、电灯、新风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变化自动开关,后台的零碳监管平台还可以汇总大数据,监测和分析各区域能耗情况。一系列的黑科技使这幢“21岁”的老建筑焕然一新,达到了2015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后续通过采购国家绿色电力证书,可以实现碳中和,成为广义上的“零碳”建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