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滨海
李时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刚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木乃植物,五行之一。性有土宜,山谷原隰。肇由气化,爰受形质。乔条苞灌,根叶华实。坚脆美恶,各具太极。色香气味,区辨品类。
《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乃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始。盖上古圣贤,具生知之智,故能辨天下品物之性味,合世人疾病之所宜。
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到孙思邈《千金方》,再到集药学大成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将颇具神秘色彩的药用植物以释名、集解、气味、主治、修治、发明、附方等方式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造福人类。女药学家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启示,成功从青蒿中提炼出青蒿素,从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感染者的生命。青蒿素也是中国第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创新药物。2015年,屠呦呦因为“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成为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国人对一草一木素来寄予美好的愿望。“草木知春”“一叶知秋”“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花为草木之灵,其中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水仙被称作凌波仙子,梅、兰、竹、菊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奉为“四君子”,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与象征。“百谷以养其生,百草以治其病。”牡丹、水仙、芍药、月季、丁香、杏、桃、葡萄、银杏等既是观赏性的草本植物、水果食物、树木,同时它们又是中华医学宝库里治病救人的珍贵药材。
沪上画师万芾女士,以工笔花鸟著称。其潜心绘画艺术数十载,笔下花鸟姹紫嫣红,千形万态,无不栩栩如生。2021年,其历时多年创作的百花百鸟在中国花博会甫一问世,轰动画坛。如今万芾精心挑选了30种药用植物,既有人们熟悉的人参、芍药、薄荷、鸢尾、丁香,也有人们尚不甚知晓的黄岑、射干、使君子、苜蓿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草木在万芾的作品中清新明丽,纯粹温润,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别有一番情趣和韵味,从而使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绽放异彩。著名篆刻家裘国强应邀为30件药用植物绘画作品篆刻了名章,可谓珠联璧合,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