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漕溪牡丹尽显国色  非遗文创吸引游客 老建筑 新生命 “育儿爸爸” 利用干细胞创造人工“猴胚胎” 多区继续“五年一户”限定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4-07

漕溪牡丹尽显国色 非遗文创吸引游客

要论国色天香非牡丹莫属,而在上海,欣赏牡丹盛开美景的佳处当数有近百年历史的漕溪公园。

昨天,漕溪公园热闹非凡。瞧,或艳丽或清雅,一朵朵牡丹枝头争艳,惹得游客纷纷掏出手机、举起自拍杆,记录下春回大地的盛景;听,牡丹丛中传出的吴侬软语,咿咿呀呀声声慢,正是经典评弹的乐曲声;还有那边厢,孩童们花前写生,非遗传人们在非遗集市各展绝活……这些都令邂逅这场牡丹游园会的游客大呼过瘾。

漕溪公园虽然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且园景精致,拥有上海最大的百年古牡丹群,共有约20个品种、逾千株牡丹。昨天这场由徐汇区文旅局、林长制办公室、漕河泾街道共同主办的“满园春·繁花”牡丹游园会是近百年来头一次,将公园美景和文化瑰宝有机融合。

园内多处草坪上,除了有评弹演员轮流登场,表演拿手戏外,还有跨界的歌舞表演和旗袍展示,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中华文化的艺术性和多样性。而在非遗集市里,具有海派文化鲜明特色的文创产品也让游客爱不释手,扎染的蓝色小兔、绣工精美的葫芦香囊、做工考究的风筝、精致典雅的盘扣、时尚与传统并存的面塑……游客在欣赏之余禁不住选购一二,把传统文化和漕溪牡丹的醉人记忆带回家。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