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往往第一步就容易卡在低层住户的反对声中。但在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真北五居民区,1楼居民不仅不反对加装电梯,反而为加梯奔走,全力支持。
陈宝宝今年72岁,住在真北五居民区15号楼1楼。乐观开朗的她,已在楼里担任了20多年的楼组长,深受街坊邻居的喜爱。大大小小的事儿,居民们都喜欢找她聊聊,听听她的意见。
在街道加梯“解零”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得知自己所住的15号楼符合电梯安装要求,陈宝宝十分激动。她说:“如果能加装电梯,我们楼内的高楼层老人、大病患者下楼就方便多了,以后也能多下来走走看看。”于是,她主动牵头,成立了15号楼“加梯三人小组”,在楼道内开启征询工作,为加梯奔走。
“我们楼一梯四户,彼此关系亲近,楼上有需要,能帮的总归要帮一下。我们1楼居民都听宝宝阿姨的。”“宝宝阿姨从小看着我长大,她牵头做的事我放心!我爸住2楼,他有所顾虑的话,由我来出钱!”低层住户都对陈宝宝表示支持。
陈宝宝作为1楼居民现身说法、将心比心,做通了大部分居民的思想工作。但难免有个别居民存在顾虑,陈宝宝一方面发挥自己的熟人优势,用常去邻居家坐一坐、聊一聊的方法,一次又一次跑上跑下去劝说;另一方面,帮助大家算好经济账,协调高楼层居民多分摊一些加梯资金。“我们5楼、6楼的8户人家都有加梯愿望,愿意听阿姨的,受益多的多出些费用。”楼上居民表示。
顺利签约加梯后,热心肠的陈宝宝仍然坚持“既然管了,就要管到底”的信念。施工期间,她经常和居委会、物业、施工方沟通,遇到需短时间停水、停电或产生噪声的工序时,第一时间在楼内通知每家每户,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降低因施工造成的矛盾纠纷。
“1楼居民做群众工作,对其他楼层的居民来说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成效。”真北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居民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加梯愿望也十分强烈,目前小区已加梯签约1台、开工2台、竣工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