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上午从市水务局获悉,上海将进一步升级滨水空间,拓展亲海空间。
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介绍,市水务局今年与绿化市容部门启动了南汇、嘉定、青浦、松江、奉贤五个新城的“绿环水脉”建设,进一步优化水系布局,确保河网连通、水绿交融,蓝网绿环相连相通、成环成网。今年初,市水务局升级了“上海水务有奖举报”小程序,希望把外卖小哥等在外奔波的劳动者发展成水务监督员、护河志愿者,更好维护身边水环境。在“随申办”上的“幸福河湖”栏目中,市水务局还打造了河湖版“大众点评”。在这里,市民点击“蓝色打卡地”“蓝色亲水点”两个查询展示类服务,便可知晓距离最近的点位信息和打卡攻略。
据了解,五个新城绿环今年将率先实现10公里以上的主水脉贯通,至2025年,五个新城共计200多公里的绿环主水脉全线基本贯通。
在“一江一河”基础上,上海也在打造“一海”,进一步拓展公众亲海空间。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将打造形成许多特色海洋旅游目的地,亲海岸线长度近29公里,骨干绿道总长度达到580公里,每个区域都会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各不相同的滨海特色。其中,宝山主城片区将打造成集国际邮轮、工业遗存和红色文化多元特征融合的滨江邮轮旅游集聚区;金山奉贤滨海地区,拟引入国际顶级的旅游品牌,汇聚特色旅游业态,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崇明城桥地区将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滨水城镇。而南汇新城则聚焦“未来之都,海湖风韵”,将滴水湖作为核心片区,依托湖海交融的特色景观,重点打造环湖面海的城市界面和面向大海、垂直渗透的景观廊道。
目前,西起芦潮港水闸、东至南汇东滩四期大堤的临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在施工中,将于年底建成。届时,这里将形成一条逾17公里的“最美海滨风景线”,市民足不出“沪”就能实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