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棵树以前就在这个位置,当时都已斜过来压到对面那个房顶了。居民开电瓶车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弯下腰穿过去。我曾亲眼看到有邻居从这里路过时,一不小心头撞在了树上。”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芷江新村居民、盛瑞兰工作室成员的盛瑞兰昨天告诉记者,这两棵给居民带来不少烦恼的歪脖子大树,现在终于移走了,而积极推动大树“搬迁”的,是两位贴心的人大代表。
屋顶“树患”
李英和史晓琼是静安区第124选区的人大代表,有一次下选区接待选民时,听到有人反映,在通往芷江新村居民区活动室的必经之路上,有两棵十多年树龄、严重倾斜的大树,给居民出行造成困扰。每到台风季节,两棵大树的树枝都会与对面“盛瑞兰工作室”的屋顶“亲密接触”。工作室日常为居民提供各种小修小补的服务,每到这时,来这里的志愿者和居民,都因屋顶“树患”惴惴不安。此外,两棵大树茂密的枝叶,也严重影响附近多户底楼居民家的通风和采光。
普法“契机”
“作为负责居民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得知,依据《上海市绿化条例》规定,大树迁移需向小区业委会报备、申请区绿化管理部门许可、公示迁移方案和征询结果等,有一系列程序必须要走。一方面是居民迁移树木的迫切愿望和对自身安全的担心,另一方面要等所有程序都一步步走完,我们也很着急。”芷江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俊说。
李英和史晓琼踏勘现场后,马上与街道和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积极指导、参与居民对迁移两棵大树的意愿征询,获取了选民近百分百同意的征询意见。随后,相关职能部门按规定将两棵歪脖子大树迁移至他处,居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两棵大树的迁移,牵动了不少小区居民的神经,也是一个难得的普法‘契机’。扰民大树移走了,每日必经的小路通畅了,居民眼前敞亮了,心也就定了。”两位人大代表表示,“选民评判人大代表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倾听选民声音,推动他们合理诉求的落实解决,而帮助选民解决‘急、难、愁、盼’,也是我们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的体现。”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