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里
尽管大医院里的白大褂医生和江湖术士一再警告我不要吃太多的花生,但我还是想吃。一则吃花生像吃煎饼、吃地瓜一样,是童年养成的习惯,轻易不好改变;再则,在这个越来越无味的城市,时常会觉得淡出个鸟来。像人脏了要洗澡,花到期了要开放一样,淡久了,就要吃几粒花生米香香嘴。口腔里充实了,至于对身体有什么妨碍,就不考虑那么多了。何况,当下的世界,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越来越不如机器。
近日参加一位老作家组织的聚会。老作家矢志不渝,坚持文学创作五十年,写作融入了他的血液。好像一天不创作,似乎就丢掉了什么一样。作家是最喜欢对这个世界发出感慨的人。世人的爱好千千万,独独写作会把人变成一个看似正常的傻子。与一位朋友交流,他劝我不要再写作了,原因是,古今中外写作者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要么为当政者所弃,要么为同僚所怨,再则会引发社会的仇视。作家的眼睛,光看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大概是作家一生穷困潦倒的原因。人活一生,不就是图个快乐吗?你看看几个文人有钱?我无言以对,人的欲望不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不同,感受世间万物的价值就不同。想想年轻时一并写作的朋友,千人不过留下一二。曾与某君共事,此君因为年轻时也爱好文学,苦于没发表过作品,因此对我敬重有加。爱好是着迷的开始,一旦成瘾,祛魅怕是很难。几天不写就痒痒,这就和小偷手贱,酒鬼嘴贱,色鬼腿贱一个道理。看到很多作家在病中依然写作,文学像鸦片一样可怕。想这位作家能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毅力令人佩服。回顾鄙人的创作之路,时常有香香嘴一样的感觉。几天不写,就想吃。一位学生,春节从山东邮寄来炒花生,让我香香嘴的臭习惯重新点燃。在春天,万物苏生的季节,一个写作者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感觉写作就是香香嘴的花生,让你随时摆脱掉城市的无味。尽管有些作家的写作或许还有其他企图,但一旦热恋了文学,文学的功力比鸦片厉害。一位作家朋友因写作患病,病愈不久又投入写作,致使突发脑溢血,没能抢救过来。文学让那么多人附庸风雅,又让那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文学,很多人绞尽脑汁;为了文学,很多人俯首为虫;为了文学,又有很多人挤仄在狭窄的独木桥上……
在京城,我躲避着作家圈子,偶有小聚,也是香香嘴一样的感觉。老作家的邀请我之所以积极参加,原因是我也是年龄大的作家了,作家老兄的为人处世让我学习,加之又是同乡,遂撰写拙诗一首,让书法博士同学帮着书写出来,恭恭敬敬地奉上。向写作路上的虔诚者致敬,也是给自己多一份坚定!生活中人,容易把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看作是自己才能的体现;一个内敛谦虚的人,才处处会仰望别人,倾听别人真诚的声音。老作家的言行,在文学江湖上赢得了好人的名声,我是后学者,理应向老作家虚心学习。
诗人黎明兄来信息说,他退休了。我很惊讶,好像昨天我们还是青年,还相约一起,朝圣般去拜访某诗人,倏忽之间,白发已占据了骄傲的头颅。黎明兄开了一个公众号,把我二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重新翻检出来准备发表,读着那些熟悉的文字,似乎又回忆起青年时代对铅字崇拜的那份执着。那时,来往的文友很多,山东作家实在,几杯酒下肚,掏心窝子的话一股脑儿往外说。美色山水,纵情乡野的感受,众多作家似曾有过,而今,这些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去了。唯有那些飘逸的文字留存下来,长成记忆里的大树。文学对人的眷顾,超越金钱、超越地位,也能战胜世间的冷漠。
到了京城,群体喜爱的文学弱化成一个人的文学。更多时光里,文学成为我生活的空气、水或者是离不开的粮食。参加作家老友的聚会,在众多作家的穿梭中,我笃定地坐在那里,回忆着香香嘴的感觉。这是一个人的秘密,无法轻易告诉别人,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