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上海出品 揽下五项华表奖 这部戏 50年后照样演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05-24
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重演往事,更添当下表达

这部戏 50年后照样演

王俊杰饰演的蜉蝣

陈继云饰演的金龙

梁伟平(右)指导王俊杰

《金龙与蜉蝣》剧照

在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的心里,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把“都市新淮剧”三部曲都传承下去。今年春天,已经到加拿大享受天伦之乐的梁伟平匆匆回到上海,连时差也没来得及倒,就开始了剧团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为的就是这三部曲之中打头阵的《金龙与蜉蝣》,终于要推出传承版。

1993年5月,《金龙与蜉蝣》在美琪大戏院首演。36岁的梁伟平饰演的蜉蝣一角,从何双林饰演的帝王金龙的龙椅下钻出来,无异于一声惊雷,炸开了淮剧身处的沉闷时节。剧目连获43项奖项,巡演走遍了中国各地,包括澳门、台湾。

昨晚,同样是5月,同样在美琪大戏院,青年一辈挑起了《金龙与蜉蝣》的传承重担。何双林的学生陈继云饰演金龙,梁伟平的学生王俊杰饰演蜉蝣。6月2日,另一组金龙陆晓龙、蜉蝣邱海东将于宁波逸夫剧院首度亮相。

记忆依然鲜活

“都市新淮剧”的形成,绕不开一个人——著名编剧罗怀臻。梁伟平认识罗怀臻的时候,罗怀臻还在上海越剧院,得知两人是苏北老乡,梁伟平对他说:“你应该来淮剧团的嘛!”这段友谊便从此开始。罗怀臻在淮剧团写完《金龙与蜉蝣》,悄悄对梁伟平说了一句:“你不要小看这个戏,我们50年以后照样演。”

“现在30年了,它依然还在人们的记忆里。”梁伟平为这部好戏的影响力折服。这一版《金龙与蜉蝣》,剧组追求的是原汁原味的传承,除了演员变了,其他的比如剧本、服装、舞美、灯光都没有改动。唯一有些变化的就是音乐重新编配了一下,因为乐队的编制和当年有所不同。

30年前上海淮剧团创排《金龙与蜉蝣》,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梁伟平回忆,“那时团里有最好的老中青三代演员”,乐队的平均年龄在35到38岁左右,主要演员班底来自“淮三班”,都在27岁到33岁左右,这批演员在学校受的是京剧老师的指导,基本功非常好。

这次传承版创排前,梁伟平的心里还有点打鼓,这样的阵容,人怎么凑得齐呢?没想到,这件事真的做成了。但压力也随之而来,这部戏多年未演,“要是大家一看,也就不过如此,唉,那我们这代人总觉得就没有完成任务”。

练功房里,梁伟平每天带着一个茶杯来上班,给每一个演员过戏。两组金龙、蜉蝣,他就示范两遍,他一辈子都是飞行员般标准的血压,结果在排练期间血压陡增,连续几天头都是晕的。陈继云透露,演员们也都不遗余力,早上8点练功房就开始传来吊嗓子的声音,深夜还亮着灯;复排导演海博直接住进了团里,埋首在卷帙浩繁的资料中,带着大家像电影拉片一样重新看1993年版本的演出录像。

看录像对于演员熟悉人物来说很有用,但是30年前的表演再用到现在的舞台上,梁伟平觉得远远不够。演员们常常疑惑,梁老师,现场教的怎么和录像上不一样?这些年,梁伟平毛估估演过300多场《金龙与蜉蝣》,每一场都有新的感受。传承版,自然不能刻舟求剑。

多年前,陈继云在《金龙与蜉蝣》的台上演一个大兵,这次演金龙,让他在塑造人物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当陈继云和王俊杰演父子相认的对手戏时,梁伟平会让王俊杰将电影的主观镜头运用到舞台表演上去,当蜉蝣听到自己的真实身世,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眼神从脚面到腿部、腰部一点一点往上扫,当金龙喊出一声“儿啊”,蜉蝣会像触电一样震颤,尽管观众可能不会捕捉到这样细微的动作,但这却是人物内心的外化,不可缺少。

“小虫子”堪大任

15年前,王俊杰刚进戏校时,曾经和梁伟平同台演过蜉蝣的儿子孑孓,他说:“我在戏校的启蒙老师便是梁老师,我学的第一句唱都是梁老师教的。”王俊杰一直被夸聪明,但唯独这部《金龙与蜉蝣》,没少挨老师的骂。

蜉蝣这个人物,恰恰就是要对习见的“小生美”形象进行破坏,而去寻找令人厌恶的“娘娘腔”。梁伟平给王俊杰和邱海东分析,在戏中,蜉蝣经历了人生的三个过程,从寻父之前可爱的“常态”,到阉割之后可怜的“异态”,最后变成久处宫廷中可恶的“变态”,创造这个角色的艰辛,最主要的是一种自我超越的挑战。

每一次梁伟平的示范,对于青年演员们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表演课。全场鸦雀无声,掏出手机录像的演员们都在用眉眼和口型互相叫好。“收放自如”,一旁的邱海东赞叹,这是表演非常高的境界。另一位“金龙”陆晓龙也是梁伟平的学生,梁伟平指着魁梧的学生对记者笑言:“你可能想象不到他原来也是唱小生的吧!”这次为了金龙一角,陆晓龙瘦了十几斤,“能出演这部戏是我进团以来就梦寐以求的,无论是舞台经验还是精神层面,都给了我一种巅峰的冲击感和满足感。”

今年恰逢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经典剧目焕发生机,上海淮剧完成代际传承。今年也是淮剧团“都市新淮剧”探索30年,《金龙与蜉蝣》作为开山剧目,是上淮的品牌根基和剧团“一团一品”建设的源点。复排上演《金龙与蜉蝣》,不仅是向经典的一次传承和致敬,更是新生代淮剧人守正创新的再出发。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