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居民区,商务楼宇内的垃圾分类往往难度更大。有20余家企业入驻、日均产生约10桶干垃圾和两三桶湿垃圾的漕河泾实业大厦,也曾存在垃圾分类不彻底的问题。为此,汇成物业漕河泾区域经理舒薏摸索出“楼长+层长+桶长”相互配合的“三长制”工作方法,收效显著,让漕河泾实业大厦成了徐汇区垃圾分类的标杆。
漕河泾实业大厦是漕河泾地区标志性商务楼宇之一,人流量巨大,产生的垃圾也不少。在搞好硬件升级、各楼层配齐4种不同分类指引标识的垃圾桶的同时,保洁员还会对可回收垃圾按照材质再次细分,提高纯净度和回收率。
为了确保大家能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从企业单位入驻伊始,物业人员就会送上一份贴心的《致企业的一封信》《垃圾分类小常识》等宣传资料,邀请签署《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完善垃圾分类的“约法三章”。
光用硬件和承诺书来促进垃圾分类还不够,舒薏又逐渐摸索出“三长制”工作方法,即由物业经理担任“楼长”、保洁人员担任各楼层“层长”、每家入驻企业再设置一位“桶长”,大家互相配合。
作为楼长,舒薏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巡查各楼层,一方面是检查“层长”们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取消每个工位旁的垃圾桶,就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与舒薏和“层长”“桶长”共同商量出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少产生垃圾,从源头上减量,也可以改变员工随手丢垃圾、不分类的习惯。
此外,舒薏还发动大家一起动手,把一些低附加值、不便回收再利用的可回收物制作成小礼品,在每季度一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上发放,不仅增添了乐趣,还促进了废弃物再利用。如今,在漕河泾街道和物业的共同努力下,漕河泾实业大厦的低碳环保新时尚理念已蔚然成风,楼内垃圾分类普及率达100%,分类准确率超过98%。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