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阿尔及利亚等五国当选安理会“非常”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国产“征服者”亮相 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1.6万人离家 日本一意孤行  背后还有政治交易
第10版:国际新闻 2023-06-07
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进入最后阶段

日本一意孤行 背后还有政治交易

韩国民众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 本版图片GJ

一件令全世界分外忧心的事,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为将核污水排入海洋,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已完成向海底隧道内填充海水,核污水排海计划也由此进入最后阶段,全部工程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

隧道内充满海水,即将与海洋连接,这意味着排放核污染水的一切准备工作将完成。当“潘多拉魔盒”最终被打开的日子越来越近,等待世界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对环境影响空前

历时约9个月,一条长约1公里的海底隧道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基本成型。5日下午3时30分左右至6日早间,这条隧道被注满了约6000吨海水。

“随着排海日期日益临近,福岛居民的焦虑和不安情绪愈加显现。”福岛县议员西丸武进表示,福岛绝大多数居民都不赞成排海计划,但日本政府却选择充耳不闻。

忧虑的远不止福岛民众。目前已有超过24万韩国民众参与了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签名活动。有民众留言称“核污染水排海不仅破坏环境,还将影响人类健康安全”。

“我们坚信在各方确认安全前,不应排放。”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亨利·普纳表示,日方的行为“会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但不能等到数十年后才弄清这件事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有多大。

5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理事张克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指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不是日方一家私事。

专家认为,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因为日本所谓的“处理水”总体上依然达不到理想的环境排放标准,而福岛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将导致整个排放过程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称,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到半个太平洋,10年后将污染全球海域。

“拉帮结派”求默许

可即便是背负骂名、公然与世界为敌,日本也要将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进行到底,这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居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认为,向福岛核污染水海底隧道内灌注海水的作业启动,这是日本事先经过精心考量和准备的行动,传递出以下几重信息:

一方面,这表明了日本决意要强行排放核污染水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不仅与日本长期渴望打造的“环境立国”形象不符,而且遭遇了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是日本与美欧等盟国间进行政治交易的结果。今年广岛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日本在反华议题上的表现,换得了G7国家对排放核污染水行为的默许。峰会期间,日本政府为让与会各国进一步“理解”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证明核污染水的安全可靠,还特意为各国政要准备了福岛县的农产品和水产品。

陈子雷指出,日本的一意孤行充分说明了它宁可无视本国国民及世界多国的正当合理关切,也要与美国等国家“拉帮结派”、进行相互交易的真实动机。这样的行为也反映出岸田政府“所谓的‘国际’就是美国,所谓的‘多边’就是G7”的真实想法。日本自诩“环境大国”,但口中的“履行国际义务”不过是一句空话。

背弃国际法义务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赴福岛实地考察,并将于6月中旬发表最终报告书。日本政府或等待报告书发布后,再强行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无论最终报告的结果为何,国际社会的反对意见如何,以及这样做对日本的国际声誉影响几何,日本预计还是会将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实施完毕。”陈子雷说,“因为日本主要遵从的还是美国的意愿。在所谓的‘印太战略’中,真正的主角从来都是美日,而不是这一地区的国家。”

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分析指出,在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前,日本理应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日方执意将核污染水排海,是对国际法义务的背弃。本报记者 王若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