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手机屏幕,企业就可完成银行开户。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改革之路上,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提倡“无纸化”始终是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探索方向,其中电子营业执照生态链的延展尤为引人注目,与银行等平台的跨业态合作频创全国之先。
2020年,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后,交通银行就成为全国首家在企业银行开户业务中同步嵌入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服务的商业银行。上周,上海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上率先开通“上海专区”,交通银行又成为首批三家入驻专区的银行之一。创新电子证照场景应用模式将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便利?交行又为何能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开户只需半小时
全程不用一张纸
上周五,上海炎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李炎来到交行上海市分行徐汇支行的二楼对公业务办理区,想为公司新开银行账户。“先在小程序上提交资料预检,再提交电子执照并电子盖章,不到一小时就把账户的开立及后续产品的签约全做完了。”李先生说。以往去银行开设企业账户则要麻烦得多。“那时要带上实体印章和纸质营业执照去网点,填表申请、预审,如果材料有问题还要退回重填。开户当天还得再跑一次,每次花两三个小时,很耗时间和精力。”
来自另一家企业的尹先生也在办理开户。记者看到,他登录“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后,点击“上海专区”中的“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就跳转到了办理页面。只需按提示步骤操作,营业执照等信息由系统自动读取。审核无误后,即收到确认邮件,只需扫描邮件中的二维码即可电子签章。除了可能需要开展的上门核实工作外,开户手续只需半小时,没有用上一张纸。
数字化开户
经历了“三步走”
企业银行开户时享受到的数字化便利,经历了“三步走”。交通银行营运与渠道部公司营运业务部高级经理柏桦介绍,以往企业来办理对公账户,面临着“手填表单引发差错、反复退改耗费时间、实体执照印章申领携带麻烦”等痛点。于是,2019年左右,交行推出基于企业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渠道的开户预申请服务,解决了手写填单和重复退件的问题。
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当年8月18日,交行正式启动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在账户服务中的同步应用业务,成为全国首家同步嵌入应用服务的商业银行。
而此次在全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上开辟专区,则解决了企业开办和开户时要逐一寻找多个端口的问题。
反复商讨流程
防范冒名开户
柏桦还记得,首次与政务部门合作探索银行开户场景应用时,双方对对方业务都不熟悉,经历了不少“碰撞”,都对各自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比如加盖电子印章时,技术团队要探讨怎样在保护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盖上数字签名。客户确认文档时也要提升阅读舒适度和便捷度,最终采用了邮件中嵌入二维码的方式。
这次接入“电子营业执照”平台,最大的工作量是将原来交行行内的线上开户流程搬到政务小程序上。“我们建议将银行网点全列出来,并用GPS定位,方便客户选择最近的网点,政府部门采纳了。”她说。
更重要的是,平台还为银行起到了审核企业开户真实性、防范冒名开户的作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具备防伪、防篡改等特性,使用时需要法定代表人使用手机实名认证及通过人脸识别下载,经办人须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方可使用。柏桦还记得,刚嵌入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业务后几个月,网点就识别出一起伪造事件。
开通“上海专区”
聚集便企功能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有242万户经营主体下载了电子营业执照,累计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各类网上办事平台6000万次。去年,“上海市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生态体系”获评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实践标杆案例”。
此次率先开通的“上海专区”则聚集了多个全国首创便企功能,比如新增银行无纸化开户和电信宽带办理服务,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社会应用”的拓展。通过集成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电子证照联动应用等上海原创性改革举措,推动移动端数字化服务集中展示和应用。
下一步,交行计划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企业账户信息变更、企业授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上海办事的便利度,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底座。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