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对话 从电影到论语,徐浩峰想说的是什么? 艺术无界  光影有情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06-14
“一带一路”电影周昨日闭幕

艺术无界 光影有情

《雪云》海报

《巴格达梅西》海报

《少年梦醒》海报

《黑色石头》海报

《过去,如今和之后》海报

“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昨日在浦东美术馆举行,“媒体关注电影人”“媒体关注影片”“最受观众喜爱影片”等多项荣誉揭晓。短短五天,展映交流、签约落户、圆桌论坛、发布报告、城市漫步……联盟成员代表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人再度相聚上海,重启“零距离”对话,碰撞出友谊与艺术的火花。

多元文化

6月10日,“一带一路”电影周于浦东揭幕,随着开幕影片《雪云》在陆家嘴中心百丽宫影城展映,20部来自中国、智利、印尼、意大利、以色列等国的最新佳作与上影节观众陆续见面。今年的电影周片单中,包括:曾凭借作品《过去,如今和之后》成为近十年来首个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印尼导演卡米拉·安迪妮执导的第三部长片《尤妮的婚途》,讲述了在遵循社会期待与追求个人梦想之间少女成长的故事;少见的伊拉克影片《巴格达梅西》,讲述了一个11岁男孩的足球梦想;希腊影片《黑色石头》也很有嚼头,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希腊本土社区里,有些人固守文化身份,有些人则过着双重生活;曾入围2021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影人单元的智利影片《少年梦醒》,根据一系列真实事件启发而创作,纪录片式的朴素描写,青少年演员真挚而不加粉饰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唐俊结合数据分析说:“电影周非常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大片主导下市场机制的不足,构建了突破狭隘文化圈层的窗口。”

情感共鸣

“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动当天,16家重点影视文创企业签约落户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12家度假区重点影视文创项目签约。两天后的“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更是有超过12位中外嘉宾轮番发言,真知灼见,你来我去,求真务实。

关于“如何将本土故事进行国际化表达”这一充满实战价值的议题,数位电影导演分享经验。曾凭借犯罪悬疑片《误杀》技惊四座的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长期专注于拍摄悬疑、惊悚、犯罪等题材的类型片,他认为这是大部分国家观众比较容易接受的类型,“对于跨文化的观众来说,通过让他们容易接受的电影表现方式告诉他们,这个地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话,观众可能更容易去阅读你的电影。”从“一带一路”电影周走向院线的《第一次的别离》取得了相当不俗票房,导演王丽娜则坦言:“我期待那些人的真实个体经验,以及具有人类共通性的经验跟我相遇。”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影片《雪云》曾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奇遇单元,导演邬浪说,关于国际传播他更看重心灵的感受:“我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如何呈现刺痛你和温暖你的感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讲述这种感觉。”

更多交流

尽管,自2018年创办以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在五年时间里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影片影人互荐机制,从首批29个国家31个电影机构发展至今,已有48个国家、55个机构。卢布尔雅那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西蒙·波佩克说自己在上海交了很多朋友,开罗国际电影节总监阿米尔·拉美西斯欣喜地分享,此行已为明年的开罗国际电影节“确定好了30%的评委会成员”。

与此同时,当短视频的时代来临,当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增加,联盟成员同样关心电影节的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地拉那国际电影节创始人兼总监阿格隆·多米发出了真诚的声音:“未来这个联盟的影响力不仅仅看成员数量,还要看我们的项目质量。”西蒙·波佩克也说:“比较现实的一步,是不是可以在联盟中先成立一个理事会,有几个重要成员先加入。这是一艘大船,我们需要船长帮我们去导航。”

波佩克的建议已经纳入上影节的议事日程。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何文权说,未来联盟将规范管理办法,“同时在目标相对一致的机构内形成一个合作项目,这可以先行启动”。今年上影节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达成的战略合作,就是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未来将在“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相关电影的拍摄发行、人才培养、内容孵化等领域提供助力。

本报记者 孙佳音

“一带一路”电影周这五年

展映91部作品

来自46个国家

集聚95位导演

其中女性导演23位

独立制作影片49部

海外合拍40部

中外合拍1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