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这几天,以“人”字形为建筑特色和醒目标识的五角场街道“人人讲堂”在国定支路闪亮登场(见图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与此同时,马路对面的“人人书屋”“人人会客厅”等崭新空间也初具雏形。走过路过的居民都感到新鲜:“哦哟,这不是老早的国定路菜场大棚嘛!现在完全认不出了!”在“人人讲堂”开幕式上,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菜场大棚变讲堂的过程中,为节省造价,大棚的弧形顶棚保留未动,刷了一层白漆,加装了吸顶式空调和白色球型吊灯,竟与整体书香氛围十分和谐,让人完全想象不出原来的模样。从物质食粮的仓储地转变为精神食粮的输出地,“人人讲堂”未来将以全年100场讲座接受老百姓“点菜”的形式,让国定支路睦邻街区打造更添文化内涵。
短短500余米的国定支路一头连着上海财大,一头通往复旦管院、哔哩哔哩办公楼,紧凑分布着菜市场、养老院、卫生站点、小学、小餐厅、杂货店,穿过著名的“睦邻门”还能直达大学路。为了打造更有温度的15分钟生活圈,五角场街道将原本老旧的菜场大棚、为老服务中心等空间盘活,注入新的内涵。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人讲堂”屋顶造型设计为“人”字,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又形似一本正在翻阅的书籍,烟火气和书香味完美融合。即将完工的“人人会客厅”和“人人书屋”位于五角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人人会客厅”内设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意见征集等功能区,“人人书屋”则不仅提供与杨浦区图书馆“书界”图书网借平台联动的自助借还书服务,还有一个室内装饰白绿相间、清新明快的平价咖啡屋,提供15元起的咖啡等饮品,可以成为周边居民和师生、白领的公共客厅。
为实现“为了人人”的初衷,这三处以“人人”为品牌的公共空间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充分凝聚周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用好人大“选民接待日”、团工委“吾友治慧堂”“五位一体”会议等平台,累计举办20余场意见建议恳谈会,多次向周边居民、白领、大学师生等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居民、学生等群体的需求和意见,社区居民、在职党员、志愿者、中小学生共同化身“编外规划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最终确定了和谐统一的设计风格、功能定位、活动内容等。在“人人讲堂”内即将举办的全年100场讲座也由居民投票决定,前天开讲的“何以杨浦”系列讲座之“大杨浦小地名”专题就是在之前三天票选中得最高票,才获“开头炮”殊荣。未来,“人人讲堂”及整个国定支路睦邻街区建设还将继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让这里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喜欢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