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浦江行 行者常至 消夏美食鲜得来 品味名句之美 只为和自己聊天 “彩虹桥”上观夕阳 色粉不褪
第14版:夜光杯 2023-07-04

色粉不褪

朱争平

从苏州送别完我的忘年交、一代色粉画大师杭鸣时,返回上海,望着车窗外不时掠过的雨景,20多年来与杭老交往的情景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呈现。

第一次见杭老是2001年建军节前夕。当时苏州市文联组织20多位书画家到我时任师政委的驻苏州某装甲师慰问,其中一位身穿红色T恤,长发披肩,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的老画家引起了我的注意。市文联的领导给我介绍,这位年届古稀的老教授叫杭鸣时,是当代著名粉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美协水彩画、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美展评委,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擦笔水彩年画技法”项目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杭老的父亲杭穉英是老上海月份牌年画的一代宗师和代表人物。听了介绍,我不由得对杭老心生敬意。杭老和蔼平易,他边抽烟边和我聊起他在鲁艺工作时与部队的交往,以及他创作的军事题材作品,谈吐幽默豪爽,极富感染力。虽是初识,却让我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认识杭老后,虽然我工作的城市几经变动,但与杭老从未间断联系。杭老1931年出生在上海,受父亲的影响酷爱美术,1946年在上海张充仁画室习画,1950年在穉英画室随李慕白、金雪尘学画及工作,同年加入上海市美协。1952年考入鲁艺,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调苏州工作。此后,杭老开始主攻水彩画,代表作《工业的粮仓》入选第4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又转向年画和宣传画创作,年画《反弹琵琶》入选全国美展,《草原铁骑》首版印刷180万份,创“文革”前单幅画印刷量之最;宣传画《继承革命传统做红色接班人》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入编《中国美术50年》。20世纪80年代,杭老投身于色粉画的创作与传承。杭老告诉我,他与色粉画的结缘是从1938年李慕白为他30岁的母亲绘制的一幅色粉肖像开始的。当时他母亲的肖像被放在上海南京路永安公司橱窗作宣传。对杭鸣时来说,这就像一颗色粉画的种子,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因而他在主攻水彩画、年画和宣传画期间,从未放弃过色粉画的创作。但真正促使他全身心投入色粉画创作和传承的,是老一辈版画和色粉画家丁正献的嘱托。粉画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发展缓慢。丁正献临终时希望杭鸣时挑起振兴中国粉画的重担。1984年,杭鸣时的粉画《泳装少女》入选第6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开创了粉画这一画种入选全国美展的先河。自此,杭鸣时创作了大量经典的粉画作品。1998年,粉画《柯桥夕照》获美国第26届粉画展金奖,杭老由此成为国际粉画协会会员。此后,他的粉画《山城》《水乡蝉声》又先后在美国第27、29届粉画展上获奖。杭老是继颜文樑的粉画《厨房》在法国获奖后第二位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粉画作者,他由此被誉为“中国粉画巨子”。

2012年夏,我应邀到苏州参观“杭鸣时粉画艺术馆”。这座位于姑苏郊外、运河之畔的艺术馆,是苏州市人民政府为了表彰杭鸣时在发展中国粉画事业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更好地传播粉画艺术所建,也是全国首座以健在艺术家命名的粉画艺术馆。我离开苏州后的那些年,杭老为振兴中国粉画作了一系列努力。他除创作不断外,在苏州举办了多期粉画培训班、研修班,到全国各地讲课,扶持粉画作者,促进粉画创作,使我国的粉画作者由本世纪初500多人发展至近3万人。他奔走呼吁,促成了中国美协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苏州举办“中国首届粉画展”和“全国第二届粉画展”,使苏州成为全国粉画发展的基地。他完成了24集教学片《杭鸣时粉画教学》的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还出版了《粉画技法》《杭鸣时粉画人体集》《杭鸣时经典色粉画》等多部专著,用殚精竭虑来形容杭老实不为过。2013年秋,我特邀杭老在上海红蔓堂举办了“杭鸣时精品粉画展”,30多件色彩艳丽热烈、笔触柔和细腻的粉画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受到上海美术界和市民观众的一致好评。

前不久,得知苏州正在举办“杭鸣时90后粉画作品展”,展出杭老90岁高龄后创作的作品。我原计划端午节期间去苏州看展览见杭老,不料展览还在进行,杭老却因病走了。杭老生前和我说过,他不是为粉画而生的,但注定要为粉画而奉献终生。杭老以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诺言。

斯人已去,色粉不褪。杭老为振兴色粉画所做的一切将永载中国美术的史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