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信子随风(中国画) 飞蚊猛捷如花鹰 我的“双语教学” 有感“四大名蛋”之类 小凌逐梦30年 葡萄的美人指与金手指
第12版:夜光杯 2023-08-04

有感“四大名蛋”之类

江曾培

朋友闲聊,说到报刊影视上不时有错别字出现,广告宣传品错谬更多。错别字有的是由于草率无知而写的,也有的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写的,比如治眼病的称“一明(鸣)惊人”,卖酒的说“有口皆啤(杯)”,等等。

不可忽视错别字的危害。清代有一个负责守城的官员,战争中下达命令,将“绕城而走”错写成“烧城而走”,以致此城成了一片焦土,史称“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当年,一个女知青在家书中请爸妈放心,说她和贫下中农已打成一片,每晚和一位老大狼(娘)睡在一起,吓得父母要去救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出版、影视等文化事业大发展,是好事,但使用语文不够精准,出现“无错不成书(报、刊)”现象,“双臂一举”写成“双臀一举”,“四大名旦”写成“四大名蛋”。

此时创办的《咬文嚼字》,就是要为语文的规范鼓与呼。主编郝铭鉴觉得,“打铁首先得要自身硬”,“咬”别人首先要“咬”自己,因而一开始就举办了“向我开炮”活动。随后首先向那些名作家名报刊以及央视春晚等名牌“挑错”,引起很大反响和关注。每年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如今仍继续发挥作用。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社会各方都提高这方面的自觉,务使笔下、镜头不出现错别字,更不要随意乱改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成语,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日报曾连载吕叔湘、朱德熙关于语法修辞的长篇讲话,以帮助大家纠正语言文字中的错误。如此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因为它是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文明尺度。

古人特别重视图书文字的正确性。南朝学者刘勰提出著书立说的三条基本要求:章无疵,句无玷,字不妄。思想文化内容需要通过正确的文字符号准确地表达。古书中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称“善本”,错误多的书则称“错本”,出“善本”不出“错本”,是历代编校家的道德追求。

针对“无错不成书(报刊)”的现象,新闻出版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改变,鉴于难以做到完全不出错,将出版物容许错别字率的上限设定为万分之三。社会各界凡需要用文字公开表达意图的,也需要慎重行事,尊重文字规范。防止错别字,要持认真的态度,写后多看几遍,吃不准的请教别人。至于有人为了吸引眼球,任意乱改成语,则更是不当了。

本世纪初,曾举办过一次上海出版界青年编辑语言文字大赛。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语言文字在民族生命的组合中,对外是屏障,对内是血液,是黏合剂,是精神哺育。中国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语的哺育。我作为会议主持人,当时称她的话充满了对母语的热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