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候鸟滩涂长江隧桥 打造海岛生态美景 古树绿道口袋公园 刻烙都市生态记忆 科研出手减磷  助力河湖减负
第4/5版:上海新闻 2023-08-15
郊野中的共生

候鸟滩涂长江隧桥 打造海岛生态美景

奉贤奉干公路藕塘里的黑翅长脚塍鹬 杨建正 摄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今天上午,“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在崇明区举行。启动仪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崇明区瀛东村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览海岛生态美景。

陈家镇瀛东村

打“生态牌”吃“生态饭”

陈家镇瀛东村,位于崇明岛东南端,紧邻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崇明岛上第一个迎来日出的村庄。

从长江隧桥驱车前往崇明岛,出口处就有醒目标识:“瀛东生态村·瀛东度假村”。隧桥登岛后只需5分钟左右便到了瀛东村。曾经这里“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成为一大特色,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村民致富增收的动力。

依托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瀛东村聚焦高质高效绿色循环经济,以一产带动三产,推动生态养殖、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建立起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绿色果蔬、生态水产、花卉交易等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瀛东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十余项荣誉;村集体资产近2亿元,加上4200亩土地,瀛东村村民个个相当于“百万富翁”。

树立“生态+”理念,打足“生态牌”,吃好“生态饭”。瀛东村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瀛东”品牌,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2021年,瀛东村实现接待游客15余万人,同比增长105%,营业收入312万元,同比上升33%;果蔬采摘园收入58万元,同比增长29%;生态水产养殖收入48万元,同比增长37%。全村生产总值4130万元,合作社经营收入239.37万元,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1.82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真正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民财产收入和福利待遇可持续性增长。

崇明东滩

崭新面貌迎接市民

今年7月1日,在经过10个月的升级维护后,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保护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民参观。

崇明岛最东端的东滩湿地,是我国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水系和东海近岸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和繁育场所。

东滩目前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分别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据统计,每年均有近100万只/次迁徙水鸟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被观测到的300种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就占了77种。除了拥有种类繁多的鸟类之外,东滩湿地还拥有其他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鱼类、兽类、两栖爬行动物、底栖动物等数百种生物。

2013年底,总投资为11.6亿元的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对保护区内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生长和扩张进行有效控制,灭除率达95%以上,土著物种芦苇、海三棱藨草等逐步恢复,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此外,保护区先后完成5个主要陆路道口的管护站及其配套设施,建成南部核心区域2.3公里长的野外工作步道以及环志工作站、关键物种监测站;建成覆盖保护区全部核心区和重要道口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实施生态监测、疫源疫病控制、反偷猎执法等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今年5月,世界自然遗产的咨询机构IUCN对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提名地开展了实地评估,将在推迟至2024年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崇明东滩也位列其中,有望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本报记者 李一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