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近日举办“普济惠民”手术周活动,在仁济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手术周共开展了28台高精尖手术,微创技术不断精进,为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刘颖斌带领团队完成了医院普外科领域“天花板”级的高难度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曾经此类胰腺癌患者只能转诊三甲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仁济专家下沉到嘉定,就是要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他们看病就医更方便,这也是紧密型医联体的意义所在。”刘颖斌主任说。记者了解到,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进一步发挥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辐射作用,持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举措。
同质服务提升能级
今年6月,仁济医院“名医工作站”正式落户嘉定。两个月来,全面参与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名医育名科”效应逐渐显现。
张老伯不久前被查出胰头癌,听说在嘉定区中心医院就有仁济医院胰腺方面的专家,便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就诊。“去市区看病,很麻烦,现在这些专家来到家门口,看病方便多了。”张老伯说。接诊张老伯的正是“名医工作站”刘颖斌团队的核心成员——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执行主任张军峰。“患者需要切除胰十二指肠,这是普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此前嘉定区中心医院很少做这一类手术。我会全程参与手术以及术后的诊治,为患者的顺利恢复保驾护航。”张军峰表示。
“为什么这位克罗恩病人入院十余天了还不能使用生物制剂?因为这位患者合并有肛瘘、肛周脓肿情况,必须先行外科充分引流,并予抗菌治疗。贸然使用生物制剂会让感染不易控制,所以我们与外科仁济专家张军峰主任密切配合,积极治疗患者肛瘘、肛周脓肿,优化患者住院时间,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嘉定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病房,王震华主任正在带教实习医生。患者是一名高中生,被查出患有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定期要去市区打生物制剂,听说仁济医院专家来了嘉定区中心医院,他高兴坏了。
前沿技术精准落地
8月13日,仁济—嘉定医联体开展百名仁济专家进我“嘉”大型义诊活动。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薛蔚教授来到义诊现场,吸引了不少嘉定当地的“铁杆粉丝”前来问诊咨询。孙先生来到义诊台前,向薛主任咨询自己86岁高龄的父亲去年查出了前列腺癌,是否适合接受手术。薛主任耐心解答了孙先生的提问。薛蔚教授表示,希望通过仁济医院资源和技术的双下沉,能够更好为嘉定百姓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向上对接仁济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向下辐射社区,积极回应百姓健康之需。70多岁的印老伯,半年前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生活。门诊接诊的骨科副主任医师沈宝良发现,老伯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不符,于是将他收治入院,并邀请仁济脊柱外科沈洪兴教授会诊。通过全面检查,沈教授诊断该患者为一例较少见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是唯一治标又治本的方案。手术由沈洪兴教授亲自主刀。术后第二天,老伯的腿痛腿麻症状消失,逢人便夸家门口的“大教授”本事大!
10岁的小雨是交替性内斜视患者,“我一次在医院公众号刷到了眼科陶晨主任,知道他特擅长斜视矫正手术,所以带女儿过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用时仅1小时左右。“通过手术仍有很大机会使眼球恢复正位。”陶晨叮嘱小雨妈妈,孩子出院后还需接受视功能训练。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