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洁白的花朵如满天繁星,盛放在云南大理洱海澄澈的湖面上。然而,浪漫景致的背后却有一个艰苦奋斗的故事——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海南教授及其团队扎根西南20余载,守护洱海水清花开。以孔海南教授的洱海治理经历为蓝本,上海交大原创大师剧——话剧《海菜花开》于上周末在闵行校区菁菁堂首演,2000余位师生前来观演。50余位交大学子从零起步,完成了一次“从0到1”的集体创作。
20余年,无数日日夜夜,孔海南教授的这场绿水青山的守护,是一位科学家朴素而伟大的人生选择,有着心怀家国的赤诚之心。这样一位立体的“大先生”,要如何演绎?
“穿上戏衣,配合灯光舞美在舞台上演绎,我像活成了孔海南老师,心绪随着剧情的走向而起伏。”孔海南教授的扮演者黄迪彬说,“孔海南回国时,相比于水治理研究上的艰难险阻,更令他纠结的是家庭的安顿和工作去处。矛盾的心情让剧中孔老师的形象更为立体。孔老师舍‘小我’、为‘大我’的选择,勇于挑战自我、担负家国使命的精神,形成了一种能量。”
另一位扮演者李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他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坚定了扎根基层工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孔海南不仅是走出实验室的“科学家”,更是走入课堂的“教育家”,但其育人影响力并不只在专业课堂——海菜花从千里之外的彩云之南“落户”上海交大思源湖畔,海菜花开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故事里的科学家精神从课堂传递至整个校园。
据悉,《海菜花开》的筹备工作历时近两年。为了还原最真实的情景和细节,剧组翻阅文字和影视资料30余部,多次与孔海南先生及其助手座谈。今年夏天,50余位学生从20余个学院、本硕博不同年级汇聚,从零起步、扎根剧组、刻苦排练,用一个暑假做了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