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为老师王梦云(右一)送上《徐母骂曹》的油画
上海京剧传习馆内,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十位工老旦行当的女弟子齐齐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三鞠躬,行拜师大礼。日前,许多上海戏曲学校的毕业生汇聚在此,傅希如担任主持人,王珮瑜当起摄影师,向85岁高寿的老校长再开山门表示祝贺。
从56岁赴任上海戏曲学校担任校长,王梦云就从艺术家转型成了教育家。这次收下的十位弟子,都曾向她学习多年,如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张晨晨、何婷、胡静、王紫阳、岳琳五位青年演员在上海京剧院工作,周娅丽是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还有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工作的鲁娜,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工作的李美、陈韵竹,以及闵行区群众艺术馆戏曲辅导老师杨琛。
如今因为身体原因,王梦云已经不太出门,常常是学生们到家里拜访,或是发来演出录像、录音请老师指点。王梦云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提意见。她要求学生首先打好基本功,尤其是唱念,还要多读书,多看看话剧。“戏曲不能完全靠技巧,我们要演人物,要研究表演。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我都推荐她们要看。”王梦云说,她始终关注着京剧在上海的发展,前一阵上京推出的《奇袭白虎团》直播获得佳绩,她也感到很欣慰,剧中阿妈妮的饰演者何婷也是她一手带出来的。
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任命王梦云为戏校校长,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马博敏笑言:“很多人说她的脾气很暴躁,怎么能当校长?”其实,马博敏知道,王梦云的“暴躁”只是对艺术的执着,这奠定了她做一个好校长的基础。看到现场高朋满座,马博敏转过头对坐在正中的王梦云说:“梦云,你一生值了。”
与王梦云常年合作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作为“见证人”:“王梦云在戏曲界是人人佩服的。”上世纪80年代,尚长荣正在排练《曹操与杨修》,每天在食堂吃大锅饭,假期食堂停火,他没辙了,王梦云便热情招呼他去家里吃饭,夜宵还会准备小米粥。尚长荣笑言那段日子过得像吕蒙正赶斋,多亏了这位可敬可亲的热心大姐,自己才能专心排戏。
虽然被邀请坐在王梦云身旁,尚长荣还是执意将自己的椅子摆到了侧方,以示尊重。尚长荣还劝勉年轻一代:“不仅要研究王梦云的表演艺术,更要研究她的艺术思路、艺术理念,这对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尚长荣后排齐刷刷站着十位弟子,也被傅希如调侃这场面是“十母探郎”,引得现场大笑。
能够拜入王梦云门下,是众多学生的夙愿。张晨晨说:“师父在舞台上创作和塑造了无数的经典形象,她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她经常教导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能拿到台面上说,做人要堂堂正正。”95后弟子岳琳是王梦云在戏校里带的最后一位学生,她表示,师父教学严格,但是在生活中就像奶奶一样慈爱,去家里学戏总是会嘱咐她“多吃点、多吃点”。
王梦云的舞台魅力以及多年来对于学生们无私的付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以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杨磊都深有体会,大家在仪式上发表了祝贺感言,也让这场拜师会成了梨园一桩盛事。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