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海光源”等地标机构的张江科学城
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 采访对象 供图
张江细胞产业园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到科学家聚集的大院大所寻找创新片段,我们要做最前沿科研成果转化的联合创始人。”张江科学城里,有一座拥有前沿科学梦的孵化器——莘泽孵化器。近日,它正在筹备一支5亿元规模的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寻找年轻、勤奋、聪明又“饥渴”的科学创始人,通过“超前孵化”助力他们无缝衔接“创业梦”,在实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抢占新产业新赛道的“零起点”。
对标科学前沿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嵘,一直苦心研究孤独症的发病与治疗机制,她很想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一种可穿戴式医疗器械,应用到孤独症治疗的现实场景中去。无奈,实验室和市场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直到2021年,莘泽“1号服务员”曲奕出现,年轻的科学家终于看到成果转化的希望。双方深入交流后,莘泽当即决定成为天使投资人,全力支持孵化这个项目。同时,为该项目组织了包括医疗、人工智能、心理学等领域专家的科研辅助团队。目前,该项目产品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寻找创新片段,发现前沿新赛道,是我们未来孵化的主要方向。”作为我国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孵化器,莘泽孵化器呵护了一批又批“科创家”们走出困境,加速成长。
2009年,上海放开对民营资本进入孵化器的限制。2010年,莘泽孵化器在张江成立,并成为民营孵化器中第一个践行“孵化+天使投资”的持股孵化者。目前,莘泽拥有多个专业孵化器,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制药两大核心产业,建设和运营8个孵化基地,服务高科技企业超2000家,孵化出四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一家纽交所上市公司,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孵化器是连接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桥梁,为科技创新提供“加速度”。今年出台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孵化器,着力提升孵化服务的能级水平,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其中,“前沿孵化”四个字,让曲奕心潮澎湃。
在她心中,高质量孵化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敢于孵化原始创新,挖掘前沿新赛道,让科学创始人的前沿成果,能够在上海这样一个优质的创新生态中脱颖而出。“瞄准原始创新、前沿科技,孵化出一批科技龙头企业,才能使得我们的产业发展对标国际先进、解决进口替代,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此,莘泽孵化器跨前一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提供“超前孵化”服务。
创业不再纠结
所谓“超前孵化”,就是在创业团队注册企业前,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并进行概念验证,主要验证创业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中关村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华研究员的创业项目荣获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第三名。“他们团队研发的混合DNA智能分析系统,已引进到莘泽孵化器的概念验证中心,接受‘超前孵化’服务。”
已经经历过“超前孵化”的张嵘,还记得接受的第一项服务——搭建核心团队。在分析了项目转化所需的产业化人才后,曲奕决定邀请两位高端人才加盟:一位是入选2020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脑神经科学家孔哲文,另一位是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唐希博士。年轻、勤奋、聪明又“饥渴”,是这些创始人的共有关键词。在概念验证中心里,最聪明的大脑与产业界的导师深度链接,硬科技“种子”被挖掘出了在实验室中难以表达的产业潜力。“我们会搜索最新论文,从中找到适合孵化的高科技‘种子’,再主动到大院大所去挖项目、送服务,做科学家成果转化的联合创始人。”
由于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成为企业家,所以莘泽孵化器只陪他们走一段,科学家和孵化器携手成为合伙人,共同完成从实验室成果到产品的初始化;接下来,产品市场化的过程就交由相关的项目公司去实现,而科学家们可能还是会回到最擅长的研究机构里去。
对科学家来说,创业不再是一个纠结的选择。“他们不用全职出来创业。整个面对商业上的成果转化,由我们的概念验证中心来帮他实施。形成产品之后,孵化器有专业的技术交易人,将这些产品卖给更大公司,或者通过融资上市。”曲奕介绍,“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概念验证中心+企业家育成中心+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四轮驱动”,是莘泽孵化器助力科学家创业的核心原动力,也是对标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成为高质量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莘泽的“超前孵化”模式已经通过30多个科学家创业项目的检验,具有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和中国科学院多个院所科学家的合作,已经培育出一些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及产品。“我们计划未来5—10年投资100位科学家,期待从中发现核爆点式的创新种子。”曲奕说。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