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微光 余粮不多  吃饱再说(中国画) 家之光影 走在这条坚持的道路上 《红日》插曲中的小插曲 一停二看三通过
第22版:夜光杯 2023-12-04

《红日》插曲中的小插曲

孙贵颂

“一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由著名作曲家杨庶正和吕其明、肖培珩共同创作的这首《红日》电影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几十年来,一直回荡在祖国的上空,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里。

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孟良崮、击毙蒋介石王牌师长张灵甫为题材的大型革命军事影片《红日》,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接受了为电影作曲的任务。吕其明约请从音乐学院毕业不久的杨庶正、肖培珩两位年轻人共同进行创作。他们三人立即从上海出发,奔赴山东,访问老区群众,深入生活,搜集、学习山东民歌,一起探讨歌曲的构思。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到达烟台时,三人创作出了歌词初稿(后来回到上海,剧作家吴强先生看了,提议把最后一句“幸福的生活万年长”改为“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歌词定下后,三人又开始曲调的创作,他们商量,三人同时动笔,优选其中一首作为基础,再共同进行修改。杨庶正吸收山东民歌《赶集》的曲调写成的初稿成了修改的蓝本。在吕其明的主持下,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反复吟唱,最后在青岛定稿。回忆起这段往事,杨庶正说,尽管采用了我的初稿,而且改动不大,但改动部分非常重要,对突出旋律个性和风格特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可见杨庶正是一个十分谦逊的人。

随着影片《红日》在全国演出,《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歌曲便不胫而走,火遍大江南北,流传极广。

关于这首电影插曲的署名,还有一段令人遗憾的小插曲。

《红日》电影放映时,影片上作曲者的署名,只有吕其明和肖培珩二人,却没有杨庶正的名字。这是因为,在《红日》电影制作的后期,杨庶正又奉命调到另一剧组,为王丹凤主演的《女理发师》影片作曲。这样造成了署名上的疏漏。后来,有的报刊杂志在刊登《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时,也根据电影海报上的署名,采用只署吕、肖二人的做法。为此,吕其明、杨庶正二位先生分别作了澄清。后期的出版物上,才出现了“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词曲”,总算还历史一个真实。

《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以优美的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军好和解放区好,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它的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感人。它的曲调,虽然仅有一个乐段,但由于音调富有民歌特色,加上衬字拖腔的巧妙运用,更显得风味十足,“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恰如一股清澈的山泉,欢快、流畅、甜美,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这首歌在先期录音并灌制唱片时,由山东歌舞团王音璇演唱,她的演唱纯朴、自然,地方特色突出,演唱衬字时加了“小字眼儿”,更突出了山东民歌的韵味。后期录音时改由上海歌剧院任桂珍演唱,她也是山东人,同样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