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强化执行力 鼓足奋力一跳的干劲狠抓落实 员工“忠诚度测试”不能逾越红线 抢抓机遇深入谋划高质量发展 千亿神经元“数字孪生脑”问世
第2版:要闻 2023-12-22

千亿神经元“数字孪生脑”问世

“脑与类脑研究”系列上海市级重磅科研成果发布

全球首个千亿级神经元数字孪生脑平台、全球首个具备动态双目立体视觉和视听多模态控制的机器头脑、全球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3.0、先进制造领域重大应用……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23年度总结会议上,一系列重磅科研成果正式发布。

与此同时,复旦-蘑菇车联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中国百万人群脑健康筛查行动计划、“大数据-类脑研究领域”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启动,标志着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即将走出实验室,面向科学家开放共享,并转化为实际应用落地,助力上海乃至全国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2018年,在上海市政府、市科委、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许宁生院士、冯建峰教授联合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共同启动上海市脑与类脑领域第一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立项5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 脑智能理论和算法领域

全球首个千亿级神经元数字孪生脑平台

该平台是全球首个千亿神经元的数字孪生脑模拟平台,以复杂的人脑为原型,实现了人脑全尺度千亿级神经元功能的精细计算模拟。在脑疾病诊疗领域,依托数字孪生脑,研究团队可利用创新性的数字脑模拟算法,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帕金森病等脑疾病预测与治疗打开全新思路,也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提供了脑科学研究平台。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孪生脑已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今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将携手国家超算互联网,面向全国科研、医疗等用户提供类脑模拟场景支持,为脑疾病诊疗、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提供试验平台。

● 智能机器人领域

全球首个具备多模态控制的机器头脑

重大专项方向相关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张晓林研究员团队研制的机器头脑,突破多模态信息融合、端云处理协同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机器头脑”意识空间结构化知识理解系统,满足机器未知环境下自主移动及人机协作应用需求。机器头脑摆脱传统双目内外参数不能实时变化的弊病,创立了在相机运动过程中也能实时实现立体视觉能力的理论,实现了可动双目的快速精准三维重建及定位导航功能。该核心技术已在多个产业中实现应用,特别是轨道交通安全检测和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

● 智能决策领域

搭建面向具体工业应用场景的算法系统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薛向阳团队聚焦人工智能算法核心技术,搭建面向具体工业应用场景的算法系统,攻关智能制造领域的数智底座,成长为国家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团队前期充分参与并推动专项的算法成果在季华实验室落地应用。

● 自动驾驶领域

全球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3.0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和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全球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3.0。从2022年开始,复旦重大专项团队与蘑菇车联建立了一支由科学家、算法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共同研发了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多个算法模型。车路云一体化系统3.0是双方利用车、路、云三端海量交通大数据构建的AI大模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从感知到认知、协同决策、路侧数据赋能仿真和模型训练,各方面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车路云一体化系统3.0能够更好地支撑L0-L4级自动驾驶更智能、更安全的大规模落地,同时还可以大幅提升全域交通运行安全与效率。

● 智能医疗领域

启动中国百万人群脑健康筛查行动计划

“中国百万人群脑健康筛查行动计划”启动,包括执行脑体检项目,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早筛方法共识,发布脑健康白皮书,以及合作共建中国人脑大数据平台。未来三年,将以实现国内百万人群脑健康筛查为共同行动目标,致力于实现“人人享有脑健康”的愿景,推进公立医院和各类体检中心脑检产品落地,完成3年300万人次脑健康筛查任务,同时上线数字评估和训练系统以及家用痴呆风险评估工具包,让脑健康评估更可及。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