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福流 黄山雪(摄影) 小院听雨 吾谁与归? 看脸 冬至圆的温暖
第14版:夜光杯 2023-12-22

冬至圆的温暖

叶青

我特别喜欢冬天,喜欢“围坐红泥小火炉,煮酒谈今夕”的温馨,也喜欢“人坐三更雪,天飘一夜风”的浪漫。整个冬天我又特别喜欢冬至日,这应该缘于年少时全家小团圆的快乐。这一天,外公必定挑着鲜鱼从海上回来,外婆早早就开始絮叨:“冬至进补,来年打虎。”全家人不缺席,还有节令美食加持,怎不欢喜!

印象最深的是冬至圆。冬至吃冬至圆,是一种传统的节气食补风俗。

六岁那年冬至,母亲对我说,吃了冬至圆你就长一岁了,明年可以上小学一年级。就是这年冬至,我开始担任外婆厨房助手。

外婆在冬至前就用浸泡好的糯米和粳米,在石磨上磨粉。我的任务是专注地把米舀到石磨的磨眼上,适时加点水,米和水流入磨膛,流质米粉在磨盘转动下从凹槽里流出来,汇入深棕色的粗布袋子。外婆手拉磨柄,有时把碾绳套在肩上,用力拉推碾架子,转动磨盘。磨好后系紧袋子口,在糯米粉和粳米粉的两个袋子上,各压上一块大石头。

冬至早晨吃的冬至圆是用纯糯米粉做的,将桂圆核大小或鱼目珠般细小的冬至圆,倒入沸水中煮至粒粒漂浮在水面上,舀在碗里,加入白糖、桂花,入口香甜细腻。有时在汤里加板糖,板糖由甘蔗汁浓缩而成,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外婆说有补血功能。这仅仅是冬至日吃冬至圆的开始。

剩下的糯米粉团还暖在另一口锅里,外婆收拾停当,就开始用它们捏一些小动物,一般捏的都是家里人的生肖,如牛、羊、兔、马,很逼真,再捏几个金元宝,留作中午祭祖用。

外祖母一边捏粉团一边教我念童谣“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呒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敬祖先,望新年,保庇平安趁(赚)大钱……”平安和兴旺是平民百姓对生活的盼望和祈求,以后读到彪炳千古的哲理名言无数,总没有民间俚语记得牢。

家乡冬至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形状和味道。有咸有甜,有尖嘴咸圆,还有带肚脐眼的扁平圆。家乡以前有种饼叫肚脐饼,扁扁圆中间有点凹陷,外婆就称小一号的冬至甜馅圆为肚脐圆。吃罢早饭,父亲把一大箩筐的菜买回家,帮着洗洗切切,外婆配粉,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比例搭配,加温水糅成粉团,好粉团靠的是经验和手感。

我的家乡有名闻遐迩的文旦,它们以前生长在楚门清港一带,也就是玉环的港北。在港南有一种与文旦很相像的香泡,香泡树比文旦树高,果实较文旦圆,但它们的叶子几乎没有差别,都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在做冬至圆前一天,我们小孩举一支竹竿,或是扁担,左右打几下,香泡叶唰地扑向大地。把它们收到竹篮里,倒入木桶浸泡去尘,叶子双面用软刷洗净备用,浓绿的香泡叶似冬天里的春色,每一片叶子都将托起一份冬天的温暖。

把鳗鲞去骨切丁,这是海边人家冬至圆特有的料理,肉丁、盘菜丁、冬笋丁、香菇丁、茭白丁、豆腐干丁、芹菜、葱、虾米等,依次倒入大锅,炒至七分熟,在关键时点把香气锁住,锁进我们用双手捏出来的一个个生坯窟窿里,似乎把一年的祈盼、收获和美好都填进去、裹起来,用右手的虎口转出一个尖尖收口,让它们横卧在香泡叶上。

甜味冬至圆是用花生碎或芝麻拌红糖,加点猪油作馅料。花生米是自家炒的,用锅铲翻拨,炒至花生米红色薄膜微微裂开,锅里发出啪啪的爆裂声,就可以盛出来。我们小孩最喜欢帮花生脱衣,把冰冷的小指头穿进热乎乎的花生间,不停地搓捻,待露出泛黄的花生仁,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呼”地一声吹起来,花生衣顿时“乱花渐欲迷人眼”。几次来回搓捻,几次吹气,碗里的花生真如“红帐子里睡着的小胖子”。把它们倒在砧板上,用擀面棍在上面反复碾压成花生碎,也有用刀剁碎,如果量大的话就在石臼上杵,这样就可以拌料了,我最喜欢吃花生馅冬至圆,所以印象深刻。

甜圆子入甜馅后不收尖口,只在收口处按压一下,成为圆饼状,把收口那面朝向香泡叶,而叶面上的甜圆坯光润饱满,十分美观。在大人的示范下,我们总是十分积极地掏出一支火柴,用火柴杆的末端在圆包的中心戳一个小孔。那时觉得这是做冬至圆的一个小游戏,像是给甜圆儿穿出个肚脐眼,长大了才知道生活无处不科学,这个小小的孔可避免馅料因高温产生过大的气压,可能导致的圆皮爆破——原来还是物理学上的降压器孔。民间智慧,山高水长。

冬至圆是码在竹片编的井字形篰炊(闽南语)里蒸,蒸好了,甜圆一碗,咸圆一碟,连同各种不带馅的动物、元宝,铺开来祭祖,我们也开始“补冬”。冬至这一天一般都很冷,乡野宁静,树木骨感。全家围拢制作冬至圆,却是热气腾腾,熙熙融融。

第二天,我家二层楼房圆木横梁上钉着的铁钉钩上便挂了几个石浦篮子,篮子里装的就是冬至圆。石浦篮是外公北上捕鱼船泊在石浦时买的,浅褐色粗篾,纹理光滑,篮身饱满呈鼓状,可以放好多冬至圆。外婆隔三差五蒸几个给我们吃,说是“少吃多滋味”。其实是想省着吃,吃到小年夜。篮子挂得那么高,空气流通,食物可以保存久一些,大抵也可防止我们孩子随手吃。

在冬至即将到来的周末,寒风瑟瑟,我正用书隔出一间温暖的心房,与心灵交流,与时空沟通。门铃响起,父母快递来的冬至圆到了。它们卧在泡沫箱一层层塑料模子里,个个都沁出一层霜。我用箬叶和玉米苞叶垫上,把它们码在蒸笼里,打开煤气灶,团团热气升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