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营造文商旅新地标 城市记忆值得被珍视 创“两旧一村”改造新速度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1-05
浦东新区唐镇小湾村

创“两旧一村”改造新速度

唐镇小湾村“两旧一村”改造在加速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我记忆里,爷爷奶奶辈从清朝就开始在小湾村生活了。过去的老房子早已破旧,本想翻新,没想到能赶上住新楼房的好日子。”七旬村民徐雪宾告诉记者。

前天晚上,作为浦东新区首个以产业项目带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唐镇小湾村项目创下“两旧一村”改造新速度,签约期内仅用12天,提前3天实现100%居民征收签约。昨天,记者回访小湾村,只见静静的村落里,青石板桥畔,古老的木船和村民们一起,期待着小湾村“蝶变”后的春天。

全体签约清盘

在小湾村征收项目指挥部,记者看到门口大屏幕上各个征收小组100%的签约数字醒目,墙上则“晒”出所有村民征收情况、安置房源房型等信息。不少村民虽已签约,仍在公示栏前徘徊,了解未来新居的模样,难掩心中的喜悦。

2023年8月9日,唐镇小湾村等地块正式认定为“城中村”改造项目。小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1467.3亩,涉及5个村委和1个居委,居民共848产。

徐雪宾是“土生土长”的小湾村人。“我家的宅子都是自己盖的,最早的老宅是解放前爷爷奶奶盖的。2000年,家里条件好点了,又造了一幢楼,但20多年过去了,房子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本想重新维修一下,但想想也是不小的开销,一直犹豫着没动工,没想到等到征收的好日子。”

小湾村项目启动后,徐雪宾全家态度统一,第一天就来签约!当天摇到的号码是110号,第二天就轮到挑房。他选中一套110余平方米的现房,在龙东大道川沙路附近,距离原来村落一公里,老两口自住。他还可以拿到两套小的期房,打算分给两个外孙各一套,一家人其乐融融。“靠着国家、政府政策好,我们这么多年的居住问题解决了,签约期内全部村民100%签约成功,我们还能拿到一笔奖励,用来装修新房。今年年底,最晚明年春节,肯定能乔迁新居了。我打算趁着身体好到澳大利亚旅游一趟,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曾是老护塘的明珠

小湾村清盘了!大家开心的同时,一些老居民也引发了一波“回忆杀”。

有居民回忆,小时候每次坐993公交车,总会听到报站:“大湾到了,请下车……”“小湾到了,请下车……”当时心里就纳闷,这条路上怎么这么多“湾”呢?长大后才明白,小湾地处老护塘北部中段,昔日集市繁华,交通便利,曾是老护塘一带的明珠。古代建塘,是依海岸线所筑,后来不断有人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变为集镇,众多村落又以“湾”和“路口”为名,因此有了黄家湾、大湾、小湾、顾家路口、曹家路口、龚家路口等地名。而老护塘经徐路、顾路、曹路、龚路诸路后,往南三里处有一个呈90度的转弯,称为“大湾”。又过三里,塘身稍向西后又继续折回往南,由于弯处较小,故称“小湾”。

“小湾老街在记忆中那么美好,小时候,我常爱去嫁到小湾村的小孃孃家,去了就不肯回,硬要留宿她家,为的是一大早去小湾老街吃豆浆油条。天色还没亮,老街上就非常热闹,茶馆店里已经坐满了嘎讪胡的客人,街道虽然不宽,但两边店铺生意甚好,进入老街口就能闻到豆浆油条的香味……现在想起来还那么香。”居民“百合”(网名)说。

留住乡愁记忆

小湾何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镇,尚无确切记载。但村落里散落的遗迹和村民的记忆,依稀留下时光的印记。42岁的村干部奚晓川是本地人,他带着记者走入小湾村巷落。“我记得小时候小湾村是附近区域的集市,小湾村北街好比当地的‘南京路’,非常繁华。”

回忆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随着时代变迁,狭窄的道路、逼仄的居住环境,百姓改造愿望十分强烈。为此,浦东新区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工作。这个源于清朝的老村落,正翻开城市更新的新篇章,但依然将保留乡愁记忆。

“我们多次到现场勘察,在方案设计中,除了保护老建筑,还将留下值得保存的乡愁记忆。”小湾村项目设计师之一傅昌瑞说,将在未来的社区营造中融入原来的老门头、石板路、砖瓦等元素。此外,小湾村的城市更新改造,还将带动整个智能终端特色产业的集群和溢出。未来整个城中村改造区域将以小湾村为核心,形成市级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特色产业社区,打造智能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成为“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新范本。

从小湾村走出,奚晓川指着不远处的一幢高层新房,“那是我家即将拿到的一套现房,给老人住。期房我和妻子、儿子一起住。前几年我们在川沙买了商品房,这次拿到的部分钱款可以还贷款,无贷一身轻。”他还打探好未来安置期房模样,“听说是请了国际建筑大师设计的,以架空连廊跑道串联其中,估计将来会是‘网红街区’。”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