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在春天》:一个父亲写给孩子的反思 《我在北京送快递》:那些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我的母亲做保洁》:爱她,想了解她,记录她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让人落泪,让人微笑 走进热腾腾的生活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4-01-21

走进热腾腾的生活

他们,我们。他们是学者乐黛云和汤一介,令人敬重的神仙眷侣;他们是大学教师黄灯和她家访的学生及原生家庭;他们是保洁阿姨、快递小哥;他们是外公外婆……他们有苦乐悲欣,有淡泊挣扎,有困惑坚韧,和我们一样,努力地生活。

“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顺乎自然,热爱生活”,读一读他们的书,一起走进热腾腾的生活。

——编者

洞见与深情

——写在乐黛云、汤一介两先生作品后

◆ 黄学军

最近,乐黛云汤一介两先生的散文和学术随笔《人生三书》(三册),由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承蒙同门见赠,一气读完,再沐春风般的感受,绕脑萦怀,久久挥之不去。作为乐先生门下颇不成器的学生,自三十余年前毕业后,与先生的联系不多,也极少有机会叨陪末座,再聆先生的教诲。乐先生亲切的音容,连同书中娓娓的话语、灵动的思想,此时宛在目前。于是信马由缰,写下一点文字,以怀念从前那段清澈如水般淡淡的日子。

在学术界,乐汤二位先生神仙眷侣般的存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早已风闻。他们坎坷曲折的经历及携手伉俪的身影,常常成为我们在学生宿舍里乐此不疲的话题。我想,二位先生身上所内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与际遇,是大家好奇之由,也是大家仰慕之因。这次出版的两册散文集,很大程度上填补和满足了我们的渴求,至少让我们对乐汤二位先生人生经历的认知变得丰满和清晰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二位先生的回忆,我们得以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了那些前辈学者和大家们生活中少为人知的一面,如此鲜活生动亲切。这里有汤用彤、季羡林,也有沈从文、废名,更有乐先生生活中那位“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女友。印象很深的一个情景是,乐汤二先生结婚时,汤用彤先生坐在北屋的走廊上,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喧闹……汤用彤先生这位国学宗师的形象,在乐师笔下,如此生动而真切。

乐汤二位先生钟爱《世说新语》,我们都早有所知。乐先生研究女性文学,倡言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多从《世说新语》里撷取例证。这一册《汤一介乐黛云:给大家的国文课》中就选编了乐先生的两篇读《世说新语》的随记,以及汤先生论《世说新语》中的“七贤”风度一文。家学的渊源,汤用彤先生前无古人的魏晋文化研究,我想于乐汤二先生对《世说新语》及魏晋人物的偏爱的影响是很大的。冯友兰先生论《世说新语》及魏晋风度,有一个“玄心洞见妙赏深情”的说法,广为人知。其实,在我们眼里,乐汤二先生何尝不宛具魏晋人物的风采与神情?在他们生活与学术的点点滴滴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洞见与深情。

对于学者而言,学术的成就与贡献,不仅在于其学识的深广,更在其视野的宏阔与思想的前驱,能看到普通学者看不到的学术前景。这应该就是所谓学术的洞见吧。在两位先生身上,学术的洞见给我们的体会尤深。汤先生对中国哲学的深厚研究自不用说,他所总结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中国哲学要义,与早年冯友兰先生所倡导的“人生四境界”,异曲同工,都是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少有的创见。乐先生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对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为学界所称许。从比较文学研究到跨文化研究,从中西诗学对话到“和而不同”,乐先生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总走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前列,这也是最让我们佩服的。乐先生敏锐的学术眼界背后,是她那颗永远年轻飞扬的心!至于中国文化书院的创建,现在看来,实在有着超前的识见与眼光。其“全球意识的观照下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宗旨,其学术团体与学术成就的多元化呈现,与乐汤二位先生不可或缺的作用之间,关系不言自明。

相较于学术上的洞见,二位先生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参透和洞明,更让我辈仰望钦佩。几十年的坎坷与风雨之后,他们宁静淡泊的生活里,似乎找不到一点点生涩的痕迹,依然那么单纯,自然,热情。汤先生儒雅少言,望之俨然却即之则温;乐先生豁达开朗,不经意地哈哈一笑往往能瞬间感染与她相处的每一个人。在我的记忆里,乐先生至今仍是那位风一样匆匆行进在校园里的可爱的老师。汤先生恪守“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祖训,乐先生常告诫学生们“自强不息”,其中包含了多少他们对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和人生物事的拳拳深情!乐汤两位先生如山若水的真情,通过书中或灵动或素朴的文字,给了我们最温馨的体验和陶醉。汤先生行文朴实,但处处也有着诙谐。他写到自己的母亲喜欢读《红楼梦》,“《红楼梦》她至少看了五遍,可能比毛泽东主席还多看了一两遍吧”,让人不禁莞尔会心。

我想,乐汤二位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识见,如高山景行,将永远是我们灰暗生活里的一道光、一盏灯,引着我们前行,去走我们的路,做勇敢的自己。

打开成长的生命细节

——黄灯新作《去家访》读札

◆李然

《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是黄灯继《我的二本学生》之后关于大学教育的又一探索之作。如果说,《我的二本学生》是伫立大学坐标观照学生的未来,《去家访》则是从大学折返到学生的生命之初,以家庭与社会两个维度建立与未来更丰富的链接与更精准的命运勘测。而大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即是一个契机,如何借这个契机扭转原生环境所赋予一个人的面向,尽可能地缩小与光明直行之间的夹角,是黄灯对大学教育的冀期,也是所面临的教育之难。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在黄灯的历次家访中,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童年公式与被访者诸多被掩藏的成长细节浮出水面,很快便建立起她眼中一个学生的现实轮廓与其童年、成长的紧密逻辑。如黄灯所言,“我清晰地感知到父母的生计、劳动的历练、祖辈的陪伴、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等具体的日常生活,在学生漫长的少年时代,怎样以教育资源的面目,渗透到他们的生命成长中……”

云南腾冲学生黎章韬在广州结业后义无反顾选择返乡,始终令黄灯深感好奇,对他的寻访,构成了本书的开端。重走黎章韬当时的求学路,腾冲所散发的笃定的地缘气息、独生子和长孙的身份令章韬领受到的“自由而散漫的爱”、父亲“亲手创建一个团结幸福的家庭”的朴实信念与作为一个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感召,无不通往黎章韬“担心亲人再次出现意外时,我在千里之外获得消息”的忧患与毅然回乡发展家族工坊的抉择。而黎章韬两位室友的影响,同样证明了成长生态与未来选择的呼应。

在黄灯心中,“懂事的人”四个字与安徽学生何健再贴切不过。她倾听何健的妈妈讲述几十年间承受的困境与感受的亲情,了解“懂事的人”与一个家庭最直接的链接:作为大家庭的一员,彼此的付出、担当,终将化作细密的力量,传递到每个人身上,并内化为自主成长的重要滋养。

诸如以上,五年的家访之路让黄灯坚定而自信地发现并确认了被访者生命细节与未来走向的丰富命运逻辑,诸如“对更多年轻人而言,除了自身的竭尽全力,同样离不开家庭奋不顾身的托举”“那些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性格上则要舒展、自信和从容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家访是对学生群体进行整体观照与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黄灯意外发现,让她感到震撼的却是遮蔽于被访个体之上的隐秘角落,而这些角落的被揭开与被正视,才是打开被访者命运密码的关键。她越发认识到,如何引导学生以成熟之名卸除过往贫穷、苦难、不安等枷锁的束缚,获得慷慨前行之力,正是大学教育这个契机的发力点所在,更是实践中的难点所在。

黄灯依稀梳理出了一些希望的轮廓:她支持正敏完成关于“越南妈妈”的课题,鼓励她以非虚构写作建立与家人的重新链接,正敏在投入《我的妈妈,是两千八百元买来的越南新娘》《忘记我名字的父亲,终于与我和解了》等的写作中,以崭新的角度体会了每位家庭成员在社会剧变中的流动与不安,建立了对妈妈、爸爸与哥哥重新的认知和体恤,从而获得了充沛的情感;她感受与理解魏华“一意孤行”的实践与挑战,在他一步步的成长中见证了一个出身贫寒、屡遭打击的学生是如何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重因素介入成长,并促成积极的自我教育……

去家访的过程,是黄灯了解学生、梳理共性、思索教育的过程,而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被访之地的地缘风貌、人文景观,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亦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