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游戏人间是许多“啃老族”面对生活的态度
就业难也是不少人成为“啃老族”的原因 本版图片GJ
美国纽约一对老年夫妇2018年曾被迫向州最高法院起诉,要求其判决30岁的儿子搬离自己的房子,引发全美关注
文 /弦子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不少美国人二三十岁时仍接受父母资助,还有约三分之一美国人成年后依然与父母住在一起。
没有工作、依赖父母。近年来,“啃老族”队伍的壮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最新数据显示,“啃老族”在全球总人口的占比已悄然上升,达到了近20年来的新高。
对于这一现象,多国陆续出台应对之策,鼓励“啃老族”重新走向社会。
“啃老族”在韩日蔓延
通常,人们把尚未就业、未接受教育或培训、靠父母供养的群体称为“啃老族”。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韩国和日本,“啃老族”正在呈蔓延之势。
李贞圭是韩国“啃老族”的一员,31岁的他至今仍和父母同住,过着“躺平”式的生活。“老实说,我怎么能让我的宝贝儿子过得艰难呢?”李贞圭61岁的母亲舍不得将自己不工作、无收入的儿子赶出家门。
据统计,韩国20至39岁青年中既没有工作,也没在求职的“纯休息”人口有约61.3万,占该年龄段青年总数的4.7%。这些青年中,与父母一起生活的人约占七成,约42.8万人,其中20多岁有约26.9万人,30多岁有15.9万人。
在日本,“啃老”似乎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啃老大叔”“啃老大妈”的存在也不在少数。
今年63岁的野口在其34岁时丢掉了工作,而后,他便与母亲一起生活至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只是,他年事已高的老母亲洋子忧心忡忡:“如果我死了,我的儿子怎么办?”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给儿子物色工作,为此操碎了心。
数据显示,不工作、不上学或不参加任何培训活动的日本人已超过116万,其中,40岁至54岁年龄段有约45万人。另有超过400万35岁至54岁的日本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啃老”成为全球问题
“青春期”延长的不只有日韩。实际上,“啃老族”增多的现象出现在全球多国。
成年后不依靠父母、自己独立生活,这样的社会传统这些年在欧美国家正在发生动摇。
28岁的法国青年唐吉自幼生活环境优渥,一直以来,唐吉“一心只读圣贤书”,精通天文地理,还有余力学习日文和中文。但即将走到“而立之年”的他,却始终赖在父母身边,无法独立生活。这是法国电影《超龄孝子》中描述的剧情,可这样的故事正真实发生在当今的法国社会。
根据法国一家民间教育基金会的统计,法国25岁以上仍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有130万人。欧洲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18岁至34岁年龄段中,36.5%的法国人住在父母家,至少有45%的同龄段比利时人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其中男性为49.8%,女性为40%。
道森夫妇在美国马里兰州经营着一家餐馆,他们的大儿子是标准的“啃老族”。“我们老了,想退休了!”道森太太说,“但如果我们把餐馆卖了,大儿子一家就无处可住了,我们去世后,可以将餐馆作为遗产留给他。”
美国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18至34岁的美国年轻人中,与父母同住的人数在1960年的占比约为23%,在1990年占比约为27%,在2021年则升至33%。
而根据印度官方数据,从2004年至2018年,印度“啃老族”的人数从约7000万上升至约1.16亿。如何应对“啃老族”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印度面临的人口难题之一。
“啃老族”增多的背后
当“啃老族”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走高,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于韩国而言,谈论“啃老族”问题就不得不提及就业问题。有分析认为,韩国“啃老族”的增多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还与韩国的经济活力有关,在指责年轻人“躺平”前,应该先思考社会是否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多且优质的工作机会。
据报道,近些年在韩国,年轻人偏爱的优质工作岗位有所减少,尤其是出口乏力导致制造业就业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曾受年轻人青睐的、灵活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也在减少。随着优质工作岗位减少,青年人的就业热情和活力也随之下降。
另有媒体指出,在美国、英国等国,年轻人与父母同住的最大原因是房屋租金的飙升。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美国的房租上升了约1.7倍,英国上升了1.5倍。此外,收入不够、学费上涨、就业形势严峻等也是美英等国“啃老族”增多的原因。
比利时列日大学人类与社会学院的社会学家克莱尔认为,“啃老族”在西方并不是新生事物。这一现象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年轻人学习期延长、就业困难,房价昂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期延长。如今,为了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许多学生追求高学历,走上漫漫求学路,而在求学阶段很难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所以他们不得不求助于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
“十多年来,德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德国汉堡大学青少年研究学者马努拉·海因茨说,德国年轻人的“青春期”延长了,他们的“自我发现”阶段需要持续更长时间,在此期间,他们更想待在家里寻找未来的方向。
尽管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但这背后依然有着共性原因。有分析指出,不少年轻人选择“啃老”,也离不开老一辈的“自愿奉献”。与此同时,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大也是全球多国部分年轻人正在面对的真实困境。
而“啃老”不但会对“啃老族”自身带来负面影响,也会给社会造成一定压力。对于“啃老族”而言,“啃老”的选择往往容易削弱他们独立生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影响其精神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自己与社会脱节。对于社会而言,“躺平”青年群体的增多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减少、生产力不足,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
多国想方设法应对
在全球“啃老”愈发严重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啃老族”增多的现象。
2023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拨款1万亿韩元(约合53.7亿元人民币),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劳动力市场。
根据计划,韩国政府会于2024年推出高中生就业服务并全面实施大学生就业计划。具体措施包括:于2024年推出综合服务平台,向年轻人提供约74000个私营企业及公共部门的实习或工作体验项目;对于已找到工作的人,政府将提供入职计划、教育以及资讯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并向实施缩短工作时间计划的公司每人提供30万韩元(约合1611元人民币)的补贴;将以各种激励措施、教育、培训和咨询,帮助那些远离就业市场的人们找到工作;那些因照顾家庭而被迫失业的人,每人每月将获得200万韩元(约合10740元人民币)的补助;为残疾的年轻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设立一个定期咨询机构,以寻找弱势青少年并向其提供所需的支持。
欧洲国家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专业培训计划。德国的“学徒计划”最广为人知。在德国,孩子从15或16岁开始,就已经将课堂时间与工厂车间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在培训持续一年至三年时,大多数学徒可直接进入相应企业工作,其中一些人甚至可逐步晋升为公司高层。还有一些欧洲国家拥有国家资助的、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系统。而丹麦等国则对年轻人采取了相对强硬的鼓励就业措施,包括减少或削减他们的失业救济金。
为应对日益扩大的“啃老族”群体,印度政府于近年还发起了一项名为“印度技能”的计划,其中包括一系列旨在加强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的措施。只是,这项计划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据报道,加入这项计划的年轻人大都需要自行承担培训费用,只有约16%的青少年得到了政府的资助。此外,这项计划的资金支出也没有受到适当的约束和监督。
还有一些专业人士为缓解“啃老族”比例上升问题建言献策。有专家认为,数字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作岗位,或能逆转全球“啃老族”增多的趋势。“高科技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经济学家恩里科·莫雷蒂认为,“一个城市每增加一个高科技工作岗位就会相应增加五个非高科技岗位。”但也有人指出,科技创新对于工人而言存在变数,它也有可能会压低工资,甚至使一些工作岗位被淘汰。
另有专家认为,若老一辈能进一步正视其子代未来的长远发展,意识到将其对子代单向的无条件的支持转为有条件的代际帮扶,尽量不给子代创造不劳而获的机会,逐步缓解单向代际扶持问题乃至恢复代际双向互惠的秩序,或许更有利于帮助青年摆脱选择或削弱“啃老”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