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透过故宫流浪猫的视角讲述关于友爱与陪伴、记忆与历史、生命与永恒的隽永童话,使大小观众产生对故宫的旖旎想象。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正在北京热演,不断加场将演到春节后。新空间剧场版《猫神在故宫》昨晚在黄浦剧场结束了首次来沪的10场演出,去年夏天,这部作品在北京曾驻场演出103场。而就在今年5月,歌舞剧版本也将来到上海,参加静安现代戏剧谷的演出。
《猫神在故宫》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紫禁城里名叫“宝贝儿”的小猫,沉睡许久以后苏醒,成了名叫“小东西”的怪猫。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经历了故宫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东西”不仅找到了心的归属,更成为真正的四爪侍卫,成为故宫的守护者。而现实中的北京故宫,也居住着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御猫”,它们的美照在网上流传,成为真正的“网红猫”,不少观众还会特意到故宫寻找它们的身影。而在《猫神在故宫》中,也有这些“网红猫”的身影,比如因颜值和体型而著名的“帕帕”在剧中也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故宫猫之外,戏里还有爱八卦的喜鹊、惹人怜爱的小老鼠吱吱、憨态可掬的青花瓷罐罐等等,故宫里所有的东西都有生命,都富有感情。
在中国儿艺院长冯俐眼里,歌舞剧版是“大猫神”,新空间版是“小猫神”,两部作品虽然都改编自她创作的同一绘本,但前者体量更大,在标准的镜框式舞台演出;后者则沉浸感和互动感更强,穿着偶服的“故宫猫”会和观众进行问答,构造了富有童话色彩的猫咪世界。
去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与上海市黄浦区缔结了友好城区,《猫神在故宫》便作为“北京故事”的代表而来,最后一场演出恰逢立春时节,也是京沪文化互动的一缕春风。本剧出品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经营中心总监姜琼说:“黄浦剧场是国歌唱响地,又位于北京东路上,和我们的故宫故事历史遇见历史,奇妙而有意义。” 驻京记者 赵玥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