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红(右)与建议提出人一同查看梦清园现场
昨晚,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上海市住建委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位列其中。
过去10年,陈丽红深度参与并推动实现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全方位贯通开放。
跑现场,消除堵点难点
在“一江一河”贯通之初,这个涵盖14个区、340平方公里区域和165公里岸线的工程却处处是堵点、难点,需搬迁3500家各类企业、打通60余处沿岸居民小区“断点”、修缮保护260余幢优秀历史建筑等。这些都是“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办法的。”烈日下、严寒中,陈丽红和同事们敲开企业大门、走进居民家中,听意见、作协商、拿方案。
中远两湾城小区涉及1.69公里岸线,是苏州河最后贯通的一段。这里居住着1.1万户共5万余居民,在2019年开展的第一次贯通开放意见征询中,居民的赞成率不到10%。“我们小区的产权岸线,凭什么对外开放?”“贯通开放后的小区安全怎么保障,维护管养谁来做?”在意见征询会现场,居民当面质疑。
为了打通居民心中的“最后一公里”,她把小区1.69公里的岸线走了无数个来回,将居民关心的小区安全、道路改造、设施维护、绿化提升、隐私保护等问题不仅记在了本子上,更落在了优化后的改造方案中。经过十几轮修改,在最后一次贯通方案座谈会上,居民代表们关注的重点变成了如何更好开放,贯通方案顺利通过。
陈丽红很乐于倾听来自市民的声音,“许多居民的意见都能转化为‘金点子’”。
听建议,达成精巧平衡
为了让所有人更好地共享“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制定一部实在管用的“基本法”势在必行。两个月时间,数千条人民建议纷至沓来。陈丽红梳理发现,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能否吸烟、能否遛狗、能否垂钓、能否跳广场舞等,是市民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一条狗的困惑”带来的立法研讨中,大家意见分歧很大,争论激烈。一些法学专家认为遛狗会破坏滨水美好景观和设施,既然立法就要刚性执行,但很多市民和人大代表认为遛狗是市民的合法权益,应该保障。
在一次社区沟通会上,一名基层志愿者提供了一条极具启发性的建议:“我们这儿的居民跳广场舞都有固定场地、固定时间,不同团队还会互相监督,大家都很守规矩。”会后,陈丽红立即与沿岸各区段的管理单位开展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部分约束”原则,约定遛狗、垂钓、跳广场舞、轮滑等活动在“部分区域、特定时段”开展。
2022年条例正式实施后,将滨水公共空间内的相关行为进行分类监管成为一大亮点,广受好评。
“称号虽然给了我个人,但是荣誉属于‘一江一河’背后的每一位建设者,这是对上海‘一江一河’开发开放建设的莫大肯定。”陈丽红说。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