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山东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圈的上海歌剧院舞剧《永和九年》,近日又来到文化广场上演全国巡演上海站。歌剧院舞蹈演员以足尖点墨,以肢体绘就《兰亭集序》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向中的崇高地位。
春节假期,文化广场喜气洋洋,新增红色软装彰显着新春氛围。演出还未开场,剧场大厅内人头攒动,观众都奔着剧场内的永和“书法角”与“红”运活动而来。一幅幅手书的“福”字,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中国年的文化传承。更有幸运观众领到了与舞剧巧妙结合的书法——《兰亭集序》中著名的“之”字,以及人物海报书签。作为一部以舞画文的舞台剧,《永和九年》于舞蹈中渗透笔意笔势,于书作中窥见舞姿舞貌。
继先后亮相山东春节联欢晚会和上海新春团拜会后,大年初五和初六,热度升腾的舞剧《永和九年》上海站,是继该剧巡演山东临沂后的2024全国巡演第二站。作为2024甲辰龙年首部亮相上海舞台的上海本土原创剧目,《永和九年》吸引了许多沪上观众与之相约,开启一段回溯千载的浪漫中华文脉之旅。
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舞剧,《永和九年》在全景展现《兰亭集序》从诞生到传世的历程中,挖掘古代经典名作的新时代意义。舞剧在带领观众感受曲水流觞意境之美的同时,也在这部经典之作的千年传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悠长深远的底蕴。
竹林幽幽掩映下,流水潺潺现兰亭。伴随着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不断变换的身姿、队形和肢体语言,在光影与舞蹈之间给予观众极大的审美意趣。舞者体若游龙、袖如素霓、足尖墨舞兰亭、尽展风流雅韵。听得悠扬古琴、清脆竹笛、空灵箫音,在宽厚的弦乐映衬之下,令人沉醉。
为了以最佳状态与观众见面,《永和九年》剧组从年前忙到年后。导演、编舞王亚彬,与钟实、张亚鹏、张帆等几位编导,以及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舞者,针对每一个舞段认真调整打磨。刚过大年初一,舞美技术团队与演员们便进驻剧场开始工作。当王羲之的书法被跳成舞剧,行云流水潇洒恣意,尽显国风气韵、文人情怀。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