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人鸟相谐 期待法律保障 候鸟田间觅食频丧命  农民驱鸟无策叹苦经
第4/5版:上海新闻 2024-02-20

人鸟相谐 期待法律保障

屠瑜

鸟类的繁衍和迁徙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风向标。最近看到一则关于鸟的好消息,但这个好消息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烦恼。

好消息是,通过十多年的生态岛建设,崇明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从2011年的7种提升到2023年的16种,增加了一倍之多。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数量也创新高。这说明,上海湿地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但这也导致保护区附近大片农田遭鸟类“掠食”,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农民无奈,通过在田间架设渔线防鸟,导致鸟类经常受伤甚至丧命。农民说得很实在:“我们也不想吃牢饭,但我们的利益谁来考虑?”

今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口号为“人与湿地 生命交织”。这个主题正契合当下崇明东滩的生态保护难题。

听郊区的朋友说,农田和果林都会招鸟啄食。目前,农民主要依靠人工反复驱赶手段,损失难以避免。以前的老办法,如用稻草人惊吓、扎塑料袋使风吹过发出响声等驱赶方式,已经不太管用。损失是有,但尚未成灾。然而,崇明东滩是上海最大的农业基地,又与上海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紧密贴合,田多鸟多,农民不但有损失,问题还相当严重。

人鸟纷争是人兽冲突的一种形式。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人兽冲突定义为发生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对双方都造成消极的影响,如恐惧、受伤、死亡和财产或生计损失的事件。常见的人兽冲突有牲畜损失和作物破坏、野生动物攻击人类造成的人员伤亡、报复性杀害野生动物等。

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既是冲突的,也是可以共存的。共存的可能取决于对人兽冲突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的探索。专家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是解决人兽冲突的好办法。但目前在法律法规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依然存在较多模糊地带,很难进行赔付界定。从长远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人鸟纷争和人兽冲突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鸟“侵害”农田果林的问题和野猪、大象糟蹋庄稼又不同,光如何定损一项,就很难量化。业内人士坦言,人鸟纷争的补偿机制和配套方法的制定,是非常难的。要想解决问题,一定要先作出科学的评估。让人高兴的是,相关研究正在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份有科学依据的研究报告将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也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多助力。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有必要做出科学评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是否适合种粮?种粮的收益和损失具体有多少?如果损失大于收益,是否应该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比如,调整作物结构与时空分布,将本区域鸟类不喜食的作物种类种植在危害频发的地区,将受害严重的作物种类转移到远离危害频发的地区种植。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