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遥远与切近,古典与科幻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4-02-25

遥远与切近,古典与科幻

华华 拾钰 AI制图

思接千古,通过名家的解读,遥远的庄子如在目前,心灵的滋养愈益丰润。文生视频,Sora现身,AI(人工智能)领域之迅速突破引发热议。人样貌,机器身,能思维,会交流,科幻小说的情节,距离现实越来越近。一如宝剑属于侠客,AI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类与之共舞,努力“舞”好它,在眼下,在未来。 ——编者

现代性目光解读,化古奥为精简

“一日千里”读庄子

■李佳

先分享一则故事。一次,国君桓公正在殿堂高声读书,一名叫“扁”的车轮工匠路过,问:“您读的是什么?”桓公答:“圣人言论。”扁问:“圣人还在世吗?”答:“过世了。”扁毫不客气地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个故事,来自庄子的《天道》。他讲这故事是要否定“圣人言论”吗?不确然。庄子所否定的,是能通过语言、文字流传的东西;他认为“道”之精髓,是只“可以意致”的,至于语言能承载的那些,则等而下之。

巧的是,近日我在另一本书中也读到这个故事。陈引驰著《庄子百句》,一本讲庄子“言论”的书,讲的是庄子,又不是庄子。所谓“百句”,就是化繁为简,取作品中最经典的语句来讲。讲解的人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是中国研究庄子的权威学者。书,是一本“小书”,没有卷帙浩繁地引经据典,写得轻松诙谐、浅显易懂,黄发垂髫皆可以读。让“大家”讲“小书”,会否有些“大材小用”?其实,编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首先,“选择”之中蕴含着学术见解。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著述颇丰,司马迁记载“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流传下来的,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六万五千余字,要在如此大量的篇幅中择取“百句”,绝非易事;而且所谓“百句”者,亦非通识,乃一家之言,看似客观,实则主观,有学者本人的体认与倾向在其中,本身已吸纳了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精华。故虽是“小书”,却也不可“小视”。

其次,本书的著述方式,回答了文章开篇的问题,而且不只答以“必要”,还进一步探索到另一层——“怎么读”,示范了一种读法。先秦经典历经千年,业已有许多难解之处,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若“死守”千年前的见解、一成不变,那岂非真要将“糟魄”学了去?反而是违背庄子本意的。本书由名家选取精华警句,再结合鲜活之生活、通行之思想加以解读,深入浅出,博古通今,恰如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但令古代典籍焕发新生机,而且能给今人带来阅读的愉悦,诚可谓“两全其美”。

翻开《庄子百句》,很快可以领略到:作者以一种现代性的目光,“贴”着庄子来讲。既有“本意”层面的庄子,就常见的误读予以“拨乱反正”——如:《天道》中有一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在今天是一个完整词汇,且有独立意义,但若按照今意,这一句便讲不通了,容易造成困惑,这就有必要破除迷雾,于是作者分别阐释了古文中的“朴”与“素”,使其回归“质朴本初”的原意,帮助读者领会“原汁原味”的庄子——更有“内核”层面的庄子。每一种哲学,都有其内在核心的要义;庄子思想也不例外。而要触及“内核”,则需要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作为研究庄子半生的学者,陈引驰对于庄子思想早已融会贯通,深知庄子最重要的主张,即:自然、本真;天地万物,只要失却自我、违背自然者,皆是本末倒置。而在选取百句时,他将此种见解渗入其中,所选取的警句多体现出这一思想,如:“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些来自不同篇章的句子,原本表面互无关联,被作者选进同一本书,又被读者一气呵成读下来,无形间产生了彼此呼应,由此而真意自现,遥远的庄子便如在目前了。

陈引驰讲庄子,也融入了庄子的精神。庄子喜欢“讲故事”,讲起故事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说理从不刻意,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入深,透过“小”故事提炼大道理。在阐释“庄子百句”时,陈引驰也是这般,纵横捭阖,触类旁通,在“百句”旁,配有他的解读文章,每一篇,都不是“正襟危坐”那种,而是优美耐读的小散文,仿佛促膝闲谈般娓娓道来,轻松易懂,趣味横生。比如,讲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句,突然话锋一转,讲起当前北京大学马叙伦先生和学生康白情之间的一则往事,生动中带着诙谐,教人一下子就把此句牢牢记住。也不只讲“近”故事,他的故事讲到了国外去,连古希腊哲人的趣事都有。他也引述经典,比如老子、孟子、孔子;讲到兴起处,唐诗、宋词、《红楼梦》统统可讲。故而,这些虽是“小”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内涵丰富、博古通今。

总体而言,阅读《庄子百句》的最大感受是:轻松,没有门槛。虽只“百句”,每篇选句的数量并不均衡——多者近十句、少者一两句,却几乎囊括了庄子三十三篇,足以形成概览;对于每一句,既有直译,又有阐释,足以抵达庄子思想的精要之处。读这本书,若能静下心来,一天即可完成,遂有种“一日千里”的阅读快感。“百句”的形式,有助于记忆,读过此书,建立的虽是浅显认识,但掩卷之际,一种模糊而生动的庄子印象已然生成了。循此而向陈引驰的《〈庄子〉通识》《庄子讲义》进阶,则次第分明,与庄子思想愈益相亲,心灵的滋养愈益丰厚。

机身不打呼噜;机器怼人没有商量

当机器人和人类相伴

■ 杨子春

创作科幻小说,要有底蕴作资本。纵观《沪上2098》,作者拾钰多维知识的积累不仅引发了著书的冲动,而且也为对2098年的憧憬作了扎实的铺垫。本书主线是“机身”——拾钰写这本书的时候,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国内还未见报道,她笔下的机身已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细枝末节,当然还远未达到“顶峰”。辅线是老城厢的“复原”,反映了作者的一种情结。

阅读《沪上2098》宛如翻看一本“百科全书”,感觉琳琅满目,尤其对科技的前瞻。

机身在养老过程中的实用性。这是阅读这本书的意外收获。根据书中对机身的描述,它是特定人的“附体”。如主人公华勤,她的“机身”不仅是她所有意识和智慧的代表,而且其名字也是她的小名——华华,两者使用同一个身份(ID)信息。机身在为主人服务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模仿并加以提升。作者认为:“不夸张地说,有时候机身比人更完美”。

书中讲到一件事:有位老先生过世了,他在世时机身已定制好,这个机身就一直陪着他妻子。老太太觉得机身比先生本人还好,因为机身晚上不打呼噜。

当然,机身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书中老太太就被机身怼出其从前夫那里得到一大笔赔偿金的事,让她好不尴尬。尽管先生生前并没对老太太提及此事,但他对机身讲过,机身产生了相关记忆,并在老太太抱怨其女儿离婚时损失重庆南路房子时“脱口而出”。

但是,不管怎样,这样的机身陪伴比没有亲情血缘关系的人的陪伴要有优势得多。光有机身并不算“最高境界”,书的结尾又提出了“机脑混合”的概念。“在人的身体中植入和机身同款的芯片,双方互相读取脑中流动的思想,在脑联网里直接交流”。

对于恢复老城厢“江南水乡风貌”的憧憬。这与“机身”主线几乎是平行的。但除了老城厢改造的项目设置中放上了“机身社交基地”,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这可能反映了作者本人对老城厢和古建保护的情结。为此,书中安排华勤在繁杂工作之余,至少有三次老城厢漫步,一次是独步,一次是和黄蓉、白秋白一道,第三次再加上建筑师沪生,每次都引出了与上海起源和老城厢过往相关的历史故事。

书中对这一轮老城厢改造的定位是,拆除楼龄50年以上的高层,恢复老城厢的历史河道水网,以及“拆除高架”等。这当然是科幻之笔,可见作者对老城厢的历史形态和肌理规划保护的关注。

书中机身华华和ME(我)的感情令人感动,一些闲来的对白也很有意思。在去“明永冰川”的路上,听着华勤和白秋白、黄蓉等人就宇宙秘密的“高谈阔论”,华母说了一句极富哲理性的话:“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这种认知的局限不仅存在于对过往历史的回溯,也存在于对未来世界的探寻中。未来的魅力在于未知,也给今人带来希望。

出身名门,并非天生苦闷,这本书为他换种表情——

看到诗圣杜甫的游侠本质

■ 韩浩月

青少年时喜欢李白,中年后愈加引杜甫为知音,不少人对“李杜”都曾有这样的情感转换。李杜第一次在洛阳天津桥南的董家酒楼见面时,杜甫对年长他十一岁的李白崇尚不已,当时剑不离身、潇洒自如的李白,和后世铭记的侠客李白形象高度吻合,难道杜甫年轻时走侠客路线,也是受偶像李白的影响?

把这个问题作为疑问之一,诗人、作家彭志强以杜诗为线索,结合杜甫的人生大事,对这位大诗人进行了一次集宏观与微观为一体的书写,他的新作《秋风长啸:杜甫传》上部,就以《游侠杜甫》为书名,把“游侠”作为书写杜甫年轻时代的关键词,刷新了读者对杜甫的印象,使得杜甫换装、换表情,重新驻扎在读者的文化记忆中。

清瘦,忧虑,心事重重,这是杜甫留给我的固有样貌,这一形象如此根深蒂固,乃至于中年的自己与其在缥缈的想象时空里相遇时,都还会被他的气场所感染。但读了《游侠杜甫》后,觉得还是对杜甫有不少误会的,起码,他并不是天生苦闷,他有一点皇室血脉,外祖母李氏,祖上可追溯到唐太宗李世民,祖父杜审言是皇帝近臣,“吾祖诗冠古”这一评价,显现出杜甫的底气,生母崔氏虽在他童年时早逝,但有二姑母的疼爱,他也并不缺乏母爱……之所以杜甫给后人留下偏沉重的印象,究竟是一种文化需要?还是对这位大诗人有一些误读?

写作这套书,作者彭志强随身携带了张志烈主编的《杜诗全集今注》和冯至著作《杜甫传》,《游侠杜甫》中对这两部前人作品多有引用,但引用的目的,一是为了“杜诗证杜迹”,二是为了比对释疑,这两个写作倾向,决定了《游侠杜甫》在写作态度上的严肃,以及学术层面的追求,但作者在书中的“在场”,才是这本书最值得阅读的地方——《游侠杜甫》本可以在书斋中完成,但作者或驾车、或徒步,在杜甫行走轨迹的每个重要地点,逗留、徘徊、遐思,让写作者与被写对象,建立了一层感性但却真实的联系,作者并不掩饰自己与杜甫隔空交流时所流露出来的情绪,而对读者而言,这份情绪恰好是走向真实杜甫的一条通道。

经过本书长达36万字的描述与刻画,读者很容易被说服,会觉得杜甫的“游侠”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出来。首先,杜甫是天才,他七岁写诗、九岁练习书法,他的第一首诗写的内容虽无从考证,但彭志强从杜甫那句“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考证出让七岁杜甫那一次拿起诗笔的,是曾惊艳整个大唐的第一舞者公孙氏,杜甫书法虽然没有真迹传世,但在各种记载中,他也堪称是有深度的书法大家……有名门血统,小小年纪便打开艺术之门,崇尚侠义精神,和祖父杜审言一样有狂傲的资本,对偶像李白也直呼其名,酒量也不输李白,如果在《游侠杜甫》中寻找“侠客”特征,恐怕得有几十条能够作证杜甫的侠客本质。

在盛唐,呼唤杜甫文武双全,是理所当然的,期望杜甫成为武将,也与他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杜甫的远祖杜预,曾参与灭蜀之战和灭吴之战,自那之后,拜将封侯是整个杜氏家族奋斗的目标。此外,陪伴杜甫成长的父亲杜闲(担任过兖州司马)、他二姑父裴荣期(担任过济王府录事参军),均是武职出身。再者,杜甫结识的好友,比如李白、苏预、高适、岑参,甚至包括王维,在青年时期皆很向往建功立业,都曾想以武立身。

电影《长安三万里》让李白与高适的故事广为流传。其实,杜甫与高适的交情同样有故事可写,彭志强甚至用了“金风”“玉露”来形容两人的友情。若以后有人把他们的交往拍成电影,恐怕精彩程度可媲美《长安三万里》。我们也会更多了解这位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交天下朋友”的游侠杜甫。

当然,彭志强写《游侠杜甫》,并非发现或者具体书写杜甫行侠仗义的特质,而是他从杜甫作品与言行中解读出了杜甫骨子里的“侠义精神”,事实上杜甫的友善、慷慨与英雄主义情结贯穿着他的一生。人们往往注重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而忽略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人格,《游侠杜甫》就是这样独辟蹊径,内外结合地重新讲述了杜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