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支持航运企业打造船用绿色燃料产业链 补齐校园“情感教育”短板 完善长护险制度
第7版:全国两会/话题 2024-03-05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加强评估、服务、监管

完善长护险制度

■ 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人都是老人,要更注重便捷应用,向“服务便民”“互联共享”方向发展。

■ 部分评估机构的操作规范性不足,缺乏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标准,评估质量有待提升,评估流程也需完善。

■ 要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日常监管,还要鼓励社会监督,如加强对接受服务的老人的宣传,让其了解自身的权益。

“为处于失能状态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护问题,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从这一点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发展好、完善好。”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带来了一份促进长护险制度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提案。

周汉民介绍,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称为“第六险”,可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减轻老人及其家庭的负担,受到普遍欢迎。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该制度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自2016年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以来,已经有49个城市加入试点,截至2022年末,已有1.7亿人参保长期护理保险,超过120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健全服务评估体系

在调研中,周汉民发现,失能评估机制存在多样性,各地自行出台的评估标准有时无法全面准确反映老人的实际情况,且部分评估机构的操作规范性不足,缺乏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标准,评估质量有待提升。同时,评估流程也需更加完善。比如,评估标准调整未充分告知,评估有效期一般为2年,到期后需重新评估,而此时评估标准较之前有变化,导致老人对评估结果存在异议。

此外,服务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服务方式较为分散,特别是在居家上门照护方面,存在服务过程难以记录、服务内容难以量化、服务时长难以统一等问题,加上服务人员自身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时长等与应有的要求不符,甚至出现部分护理员采用“虚假打卡”等方式,虚报长护险服务,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

统一标准规范流程

数据显示,65岁后,老人失能问题会快速显现,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为处于失能状态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护问题,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从这一点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发展好、完善好。”周汉民说。

为此,周汉民建议,应总结各地试点经验,探索在全国层面形成统一规范的评估标准和专业独立的评定机制。对于评估标准、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分别出台明确细化的指标体系,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认真把好“准入关”。

“考虑到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人都是老人,要更注重便捷应用,向‘服务便民’‘互联共享’方向发展。”周汉民举例说,在评估结果查询方面,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数据共享应用,实现受理流程和结果由“被动交付报告”转为“主动问询推送”,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此外,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周汉民建议在全国层面统一关于失能老人基本生活照料项目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项目内容,形成服务清单,并对应每个项目,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的匹配度。同时,在完善监管体系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日常监管,还要鼓励社会监督,如加强对接受服务的老人的宣传,让其了解自身的权益,对不符合规范的服务做到及时反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特派记者 陈佳琳 屠瑜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