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水昌(左)在“阳光201”上海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传授学员维修技艺 本报资料图
在日前公布的100名2023年度“上海工匠”名单里,有一个名字很特别。他,就是在上海乃至全国残疾人中都赫赫有名的“全国自强模范”——柯水昌。因车祸高位截瘫的他,个头不高,嗓门不大,除了形影不离的轮椅,乍看并无特殊。然而,一旦知道其经历,人们先怜惜、继而感动、更生尊敬。这个从轮椅上“站起来”的“上海工匠”不仅书写了自己蹚过泥泞的传奇,更带出684名残疾徒弟、帮助57名残疾人创业,托举起741个家庭的希望。他还不断产生新念头,前进在助残扶残的探索路上。
走出阴霾重燃斗志
46岁的柯水昌,有许多高光时刻: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获评“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荣获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参加世界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然而,他的故事,还是要从那个至暗时刻讲起。
20世纪末,湖北黄石人柯水昌在深圳“华强北”学会了笔记本电脑维修。2003年,他来沪开设电脑维修部,恰好遇上笔记本电脑开始普及风口,两年后创办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很快打响知名度,先后开出7家分店开展电脑等工业和电子设备维修。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雨中的一场车祸让柯水昌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脊柱胸一段以下全部失去了知觉,连吃饭都不知饥饱。柯水昌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巨变,也不敢告诉父母,在很长时间里,看到母亲打来的电话都不敢接。让他重新燃起斗志的,是妻子李静。喝水、擦身、喂饭,每两小时翻一次身防止褥疮……仅仅几个月,她就憔悴虚弱了许多,就在一次端水时,突然瘫倒在地。看着妻子被120救护车接走,柯水昌泪如雨下,下定决心:“要活得像个男人”!
此后,他开始学习翻身、下床、穿纸尿裤……第一次独立从床上挪到轮椅上的那一刻,满满的成就感似乎更胜于过往的成绩。他至今记得,在康复训练中,下床首先就痛得要哭一场,之后,每变换一个体位训练,又是一场血与泪的煎熬,“如果说‘牙疼真要命’,那康复训练的神经痛真是十倍、百倍于牙疼”。但是,他最终还是熬了过来,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心怀公益传授技艺
现在大家提到他,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哦,就是那个修手机的柯水昌吧”。但其实,柯水昌做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2011年受伤后,柯水昌的公司瘫痪了一年。当他打起精神想重操旧业,却发现自己甚至拿不动一台笔记本电脑。懊恼时,又是李静帮他找到了一条路:“手机很小,我们可以从修手机试起来啊!”巧了,他们又踩准了风口,趁着2011年苹果4S手机横空出世带来智能手机普及浪潮,公司仅用半年就起死回生,而柯水昌自己也就从维修工业电路板、电气设备的硬件工程师变成了人们口中那个“修手机的残疾人”。
柯水昌从来没有满足于做手机维修。“我站不起来了,干不动体力活,但是,经验和知识还在呀,我可以带徒弟。”在带教公司员工的同时,他想到了自己当年在病房中看见的一幕幕场景,想到了一个个同样因为意外而濒临破碎的家庭,想到了自己正是因为有一技之长才能走出阴霾,于是,2013年,他和李静一起成立锦昌公益服务中心,并在脊髓损伤残疾人论坛里发布了招收学徒的帖子。第一批来了8个残疾人,其中一个学员告诉他,自己是不顾家里人强烈反对执意前来的,那时没听说过什么残疾人做公益“包吃包住收学徒”的,家人都说“这肯定是个骗局”。但这名学员来了就不想走了,整整在锦昌干了10年。去年,他回家乡创业,算起来,这已是锦昌培养出的第57个残疾人创业者。在经过培训出师的学徒中,更是有不少人获得了国家级、市级和区级残疾人技能大赛的奖项。
用技能照亮更多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我的曲线也只不过比别人更曲折一点而已。”当时的变故虽从未遗忘,但如今的柯水昌可以更豁达地看待得失,他也用他的感悟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特别是与他一样的残疾人。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利用专业技能,一天就修好了原本需要送到海外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修好的智能假肢,而是,他用自己的技能,点亮了更多人的人生。
如今,在锦昌公司位于陆家嘴金融服务广场的办公室里,很少能找到他们夫妻,因为,他们总是奔波在公益路上: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开设的智能手机培训,他们教会老年人打车,教会盲人按摩师在“小红书”上发帖引流,1706场培训共计惠及5.8万人次;他们在“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开出全国首家“阳光电子产品循环利用中心”和“一缕阳光电子科创工作室”,把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孵化与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碳中和”目标结合起来。柯水昌还是上海市匠心汇残疾人职业技术能手俱乐部的领头人,带领191名职业技术能手,勇攀上海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高地建设的新高峰……
“只要心中有光,助残之路就会走得更远。”这是3月8日晚上7时46分刚从“阳光201”下班的柯水昌发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一缕阳光,正穿透时间的空隙,切割出未来的轮廓……”这是他的初心,更是对明天的期许。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