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加大 一季度A股再现“二八现象” “直播授课”套路多 “养生辅导”成诱饵
第7版:新民财经 2024-03-30
个别不良商家在视频平台布设陷阱骗钱

“直播授课”套路多 “养生辅导”成诱饵

随着互联网短视频及直播等平台的风靡,线上教育成为不少培训机构瞄准的蓝海市场。不少人希望通过线上学习来继续“充电”,有的商业机构正是看中了广大用户的这类需求,在网络直播平台大肆兜售所谓的“课程”,以此谋财。

“学费”越交越多

无门槛0元学剪辑课,帮助开通“橱窗”功能,精准推送粉丝群体,轻松获取高收益……有人在直播间购买所谓课程后,发现受骗了。

近日,上海警方捣毁了一个以“无门槛学习剪辑,进军短视频平台赚钱”为幌子骗取用户钱财的犯罪团伙。

警方表示,这些所谓的培训课程,都是团伙成员从互联网上东拼西凑后自行录制的视频,根本不成体系,没有多少学习价值。所谓的套餐涨粉,也只是购买的“僵尸粉”,根本不会产生购买成交量。

深圳网友黄女士遇到了类似的骗局。她一直想做视频带货,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此类推荐就留了联系方式。对方声称提供教学课程,也可以帮忙运营,“抢的人很多”。

在对方一步步诱导下,黄女士先交了3000多元教学费用,后续又交了运营费,共计达29800元,“一点用也没有,什么都没做起来,钱打了水漂”。

记者了解到,网上这些平台,大多是通过宣称购买培训课程学习做短视频带货,可轻松月入数万元,又以虚假刷单的方式给缴费学员造成流量提升、课程有效的假象,诱导学员进一步支付数万元购买“内部引流渠道”。

不少想通过短视频平台带货赚钱,却无法获得流量的用户,被精心设计的环节、话术步步引诱,“学费”越交越多,最终深陷骗局。

买课容易退课难

在诸多网课骗局的案例中,还有一个显著而又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平台给消费者设置了不少霸王条款,特别是让消费者“买课容易退课难”。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以“知学网”为关键词搜索,投诉量多达684条,时间跨度从2021年到2024年,投诉者来自全国各地。

资料显示,“知学网”是一家专注成人学历提升、职业资格类培训的教培机构,2020年6月成立。其招生模式主要是通过在抖音等视频平台上进行引流,用户填写相关资料后,由号称“教务提升中心老师”的销售人员进行联系。因此,虽然“知学网”是一家陕西企业,但学员却分散在全国各地。

从“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信息看,当许多学员考试未通过,联系该机构退费时,却被售后人员告知“不能退费”或“需要扣除25%的手续费后退费”,有的学员签了部分退款条例后,办理遥遥无期,有的甚至根本联系不到销售人员和该公司。

另外,该机构宣称的所谓“名师辅导”,实际上是录好的视频课,并没有老师一对一辅导;密钥押题多以历年真题为主,在公开平台就能搜索到,与其报名前承诺的不符。

不少老者也被骗

网课骗局的受害群体中,有不少老年用户。

有的老人在“触网”后开始尝鲜知识付费,愿意通过购买网络课程、观看直播等形式,重拾年轻时就有的爱好和特长。通过付费课程,有的老人觉得可以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有的老人则觉得能掌握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然而,一些人因此打起歪主意,违规直播卖保健品,用低价课引流等。

在网上,一些老年人的子女更是反映自己的父母掉入“健康陷阱”。有网友说,母亲在购买了相关的课程后想要退款,但是所谓的“老师”根本不予理睬,维权困难。

据网友们反映,父母平时勤俭且关注老年养生健康知识,在看到“免费领水果”“0元领免费课”等字眼时,难免会被吸引,扫码加入免费学习群,养生知识没学到多少,反而落入商家的圈套,每天被营销课、直播带货洗脑。

其实,有的提供免费学习资源的App,背后是一环接一环的套路。有的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养生”的心理,先将老年人聚集至一个微信学习群里,客服每日宣传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养生物品等,哄骗老年人邀请其他朋友进入或购买产品,从而达到“一带多”或直播带货的目的。

看清套路避陷阱

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飞速发展的新技术,人们积极“充电”的想法值得肯定。不过,面对线上学习、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好甄别,警惕知识付费课程的套路,避开陷阱。

对此,有相关部门对此类新型涉嫌诈骗案件存在的明显套路进行了相关总结:

第一阶段,引流。不良商家制作引流视频,宣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拍摄短视频零成本赚钱、开小店,获取潜在用户的联系方式。

第二阶段,洗脑。不良商家联系具有开网店意向但缺少经营经验的客户,利用专业话术、虚假聊天记录,诱导用户购买所谓“课程包”。在微信聊天和线上直播的攻势下,用户被洗脑,认为自己也能通过短视频平台带货赚钱。嫌疑人便推销所谓的线上教学及代运营服务,与用户签线上合同。

第三阶段,造假。用户缴纳费用、签合同后,不良商家只是提供一些网上就能搜到的视频剪辑教学,并无相关实质性培训。如用户反映赚不到钱时,嫌疑人会向平台购买流量或自行购买少量低价商品等“刷单”,制造流量和订单暴增的假象。同时,嫌疑人进一步诱导受害者付费升级套餐,被骗金额最高达数万元。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