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滕肖澜  多一点纯粹与坚守
第9版:星期天夜光杯 2024-04-21

滕肖澜 多一点纯粹与坚守

扫码看视频

◆ 华心怡

《城中之城》在央视一套热播中。

《城中之城》正是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的同名小说。

滕肖澜追剧。一集罢了,家庭群里便热闹起来,各有各说。滕肖澜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起伏走向,人物何去何从。

她期待着,她估摸着,她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观众。”

这也是继《城里的月光》、《心居》两部作品之后,她的小说又一次被搬上荧屏。

浦东、陆家嘴、金融圈……嫁接于一个又一个饱满的人物之上,遁藏于一次又一次冲突之下,上海故事,徐徐展开,是时代的隆隆向前。

1

听“劝”

滕肖澜48岁了。很多人都说,她不听劝。

念的是民航专业,后来也入职了相关系统。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和这座城市里脚步匆匆的大多数人,并无不同。写作,是年少的爱好,后来成为成年的消遣。日子,一眼望得到头,按部就班,常常繁琐,又时有确幸。2009年,滕肖澜决定去做一名专业作家。有亲戚劝她,“放弃国企的铁饭碗好像有点可惜。”滕肖澜不听劝。一想到会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可用来写作,她就按捺不住地兴奋。眼前的这条文学之路,因为未知而变得虹彩般可爱。

滕肖澜书稿的第一读者,通常都是她的丈夫。先生是理科生,却总对夫人的文字有些迫不及待。“我们会热情讨论我的小说,他也喜欢给出自己的意见。”热情是热情,气氛都烘托到那儿了,却几乎从没有落地有声的回应。会采纳先生的意见吗?“基本不会。”她哈哈笑了起来。满腔热情空付,先生有些失落。是的,滕肖澜不听劝。

但这一次,关于《城中之城》,滕肖澜听劝了。在构思这本书之前,她写过的大中篇《倾国倾城》,便是以银行为背景。“感觉像是有话还没有说尽,这个领域的故事可以再打开。”于是,长篇《城中之城》便开始酝酿。滕肖澜写《倾国倾城》的时候,用excel做了一个表格,细化人物与细节。对于文字,她向来是敬畏的。滕肖澜“磨”起在银行工作的先生。在他的介绍下,滕肖澜去下生活了,一呆就是3个月。“因为这本书的背景有其专业性,所以我和自己做过一个约定:不能有专业上的硬伤。”她在银行与工作人员打成一片。看文件,习案例,啃条款,滕肖澜的自我角色代入,做足满分。依旧,先生是第一个读者。“他给了我许多专业意见,我也做了不少修改。”先生的自信心找回来了。这一回,滕肖澜听劝了。

2

矛盾

滕肖澜是有些矛盾在身上的。

父母都是知青,滕肖澜从小住在外婆家。父亲在江西大学教中文,每次写信回上海,总是程式般地叮嘱。那个时代的长辈,哪怕至亲,情感表达,也是克制甚至近乎木讷的。唯有信中总捎带的一句“你要多看书,坚持看下去,看不懂就查字典……”,让滕肖澜感到与父亲特殊的连接。大概,书本也成了一种黏合剂,分隔两地的亲情,因此变得紧密。“一本书,就扔过来一个世界,好神奇。”

滕肖澜是天马行空的。所以文学启蒙中,对她影响至深的是《西游记》。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她说看了“不计其数”。“《西游记》里的三界是如此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打开了我所有的感官。”进了中学,她开始写故事。写给同学看,写给亲戚看。流行什么,就写什么。“琼瑶体的写过,金庸体的也写过。”她也拿给父亲看。父亲不响,但眼神中是有所表达的。“从那时到现在,每一次我和他分享我的文字,我看得出来他是欣慰的。”成名多年,滕肖澜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舒适地带之外的自我突破。比如,去年她写完了长篇小说《平衡》,“结构比较特别,以梦里梦外来做场景人物变换的承接,说实话,写得很累。但同时又很开心,因为这是全新的尝试。”她说会一直去做更多的探索,“哪怕到了六七十岁时回过头发现,有些努力的结果是失败的,那也没有关系”。是的,过程中的自我找寻、自我认知,就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如此跳脱的滕肖澜却也是四平八稳的。她曾在浦东机场工作,负责“载重平衡”。通俗来讲,就是将飞机上所有的承载,包括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等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得到一个允许的重心位置。载重平衡是保障飞机安全航行的重要岗位之一。对于这份重责,她其实是擅长的。哪怕疾风骤雨,穿透其中,总也有内在的平衡与宁静。她将自己的生活从小说中的光怪陆离分离出来。她只是她。每天像上班族一样,早上九点动笔,晚上五点收工,稳妥又安心的一日。所以,滕肖澜仅用“温和”两字形容一体多面的自己。

敏感与钝感,也是滕肖澜身上的一对矛盾。她不争先恐后,她不斤斤计较,“生活中,我不是个会去想很多的人”。但一个作家的警觉性却让她时刻用自身的每个毛孔去感受生活。滕肖澜只是将这种感受付诸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好几篇小说,当她活灵活现创造出一个张牙舞爪、勾心斗角的角色时,朋友都有些费解,“你怎么能把这种人写得那么细,那么像,这跟你本人完全不搭界啊。”在自己的生活中,她呈现“钝感”,因为她的简单与干净。而对于纸上的生活,她却不失“敏感”,这是作家的自觉。

3

乡愁

并不是离乡背井的人,才会生出乡愁。哪怕身在其中,也常感深深的眷恋。滕肖澜的乡愁便是上海,几乎从不曾久别的上海。

她不忌讳别人给她贴上“上海作家”这个标签。“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很自然,我就会写上海,写这座城市里的人。”滕肖澜的写作,是不作他想的。“不要去瞻前顾后。我喜欢写作,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如果少了这点纯粹,便很难一路坚持下来。”

城市、时代,滕肖澜用笔下的人去描绘,去塑造。《城中之城》里,是两代金融人的信念对决。“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命运走向,会牵引读者。人微小,人也复杂,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缩影。”浓缩了茫茫人海,浓缩了时代中国。滕肖澜的作品,用个体来映照群像。那么,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如何跃然纸上的呢?她说自己曾琢磨过这个问题,但好像答案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常常,我发现,当我沉浸于自己书写的世界,磨啊磨,最终往往是人物帮助我到达。他(她)说的话,他(她)想去的下一个场景,他(她)带出的更多的故事,就这么很自然地发生了。所以更确切的大概是,人物牵引着作者。”

滕肖澜说要一直写下去,写上海,写所有心灵指引她去到的地方。“上海是魔都,她的魔力总让我写也写不够。大气、细腻、优雅、尊重规则……写上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因为我目之所及都是上海。”也像所有充满自信的作家一般,她相信自己最好的作品会在未来——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的滕肖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