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烨获得了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冠军
上世纪50年代末,爱好冲浪的冲浪手率先将木板装上铁轮,因而有了滑板的雏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项运动,现代滑板运动由此风靡街头。
5月16日至19日,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将在黄浦滨江举行。四个比赛日的滑板比赛,世界顶级好手将纷纷亮出绝招,无论街式还是碗池、预赛还是决赛、男子还是女子,每一日的赛事,每一名滑手都将有其独特的自我表达。
每场都过瘾
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四个项目中,滑板的比赛场次最多,碗池和街式这两个项目每天都有比赛。
碗池滑法诞生于美国西海岸,一些滑板男孩把滑板拿到泳池里试滑,也就是碗池滑法,这种滑法发展至今,要求运动员在专业碗池场地中使用滑板,利用场地内弧面和坡道,以碗池的不同岩壁角度不同发力,完成极限动作。
据悉,本次奥运会资格赛的滑板碗池赛区,最高位置在3.5米到3.8米之间,场地为水泥材质,以还原泳池滑行的感觉。“在碗池项目中,比赛都是以每位运动员3条路线进行的,一般运动员会准备1—2条不同的路线进行比赛,大部分滑手预赛和决赛的路线都相似。”上海市滑板队领队、国家级裁判邹杰介绍。
而Ollie(双脚带板起跳)的出现,宣告了街式滑板时代的到来。街式项目的好看之处在于,每一次比赛所设的障碍都不同,体现了滑板运动的创造力和挑战精神。“这次的街式赛难度更高,运动员适应的时间较短,因此比赛的悬念更大。预赛和决赛的唯一区别是,决赛增加一个大绝招赛项。”但这并不意味着预赛没有决赛好看,邹杰说,“毕竟,预赛不容有失,每一位运动员都将拼尽全力,将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才能获得街式大绝招的表演机会。”
选手更年轻
滑板,是一项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运动。男孩子看力量,女孩子看风格。通俗点说,女孩子活儿细。在短短45秒钟内,最优秀的女滑手在1条线路里可以完成15个动作。
在街式滑板比赛中,主要看难度和连贯性。成功的、连贯的技巧动作会得到更高的分数。按业内说法,一个动作中包含“翻(翻板)、转(转体)、嗞(滑板在道具上滑行)”,则这个动作的得分数就非常高了。
因此,当今滑板运动员中,十五六岁以下的青少年,水平都很高,因为他们的身体更轻盈。而女孩子的风格往往更多,尤其是亚洲女孩更容易出成绩,比如上届东京奥运会女子街式冠军是来自日本13岁的西矢椛。
中国滑板队此次派出最强阵容,杭州亚运会上为中国队夺得滑板金牌和银牌的选手将悉数亮相,分别是女子街式金牌崔宸曦、女子碗池银牌李玉娟、男子街式金牌张杰和男子碗池金牌陈烨。
滑板运动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中国,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喜爱。目前该项目的选手整体呈年轻化,崔宸曦在夺得杭州亚运会金牌时只有13岁,这股年轻力量在上海的表现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