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三言两语记 蓓蕾初绽(摄影) 去年的果,今年摘 长安听月 背的记忆 故乡的红芒子虾 从维熙教我照镜子
第14版:夜光杯 2024-05-10

从维熙教我照镜子

焦金木

一天,某地读书会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认识作家从维熙,能否帮忙请他签些书留念?他告诉我书友们非常喜欢从老师的作品,买了很多他的书。我打电话给从老师说明情况,他爽快地答应了。那是2018年2月7日,我按地址找到他家,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高层,按响门铃,因为事先预约过,他爱人钟阿姨很快开门邀我进入。我知道从维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兼作家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是一位大作家,著作等身。没想到他的居所十分简朴,书房兼客厅面积不大,除了满壁图书,有几件雕塑作品抢眼——那是他儿子雕塑家从众的作品。

从老师迎过来和我握手,笑说:“你真有力气,这么一大包书,拎了上来。我签完了,你还得拎下去。”我说:“有电梯呀。”他说:“当年我力气比你大,劳改的时候,一百斤的东西,我能不歇气扛上五楼,嗖嗖嗖,来回十几趟。”我就想起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种种磨难,经历过那么多那么大的磨难,站在我眼前的这位老人,仿佛一块敦厚的岩石,呈现出的坚强与幽默令我感动。

他请我坐下,我们一起坐下后,我代表读书会的朋友向他致敬,他跟我打听读书会的情况,我告诉他就是一些喜欢读书、爱书的民间人士,各行各业的都有,自发组织在一起,互相推荐好书,还通过牵头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心仪的作家,联袂请他们在所购买的书上签名。从老师听了问:“他们主要是搞收藏吧?”我告诉他:“坦率地说,他们收藏作家签名书,确实有保存起来,希望升值,最后转卖谋利的目的。和集邮,搞别的门类收藏一样,他们得到签名书后会欣赏,会爱惜,会时不时地拿出来摩挲,会在聚会时展示,会交换或者让一方割爱。”从老师问:“他们究竟读不读这些书呢?”我告诉他:“不一定都读,但是其中一部分是文学爱好者,不但读,还会读得很仔细。他们多数首先是忠实的读者,然后才是签名书收藏者。”我拿出手机,检索读书会给我的留言,他们不但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从老师签名时能写出他们的名字为上款,有的还希望从老师给他们题词,比如有位书友拟好了这样的题词:“《裸雪》百读不厌。”还有位书友希望在扉页上题赠给他上初中的儿子,拟出的期盼题词是:“××小朋友:你父亲说《北国草》照亮过他的青春,希望今后也能给你提供激情。”听了我的汇报后,从老师笑道:“读书会应该是不错的民间集合,作家的书当然首先有阅读价值,书友们把签名书当作收藏品,使这些书产生出其他价值,顺理成章,我不反对。不过我不能都照写,比如第一位,我只能题‘感谢您喜欢《裸雪》’。”

从老师坐到书桌旁,耐心且饶有兴致地按照我读出的书友名字,以及书友期盼题写的词句,写完上款并附“指正”“惠存”字样,写出题词后,飘逸地签署自己的名字,还注明日期,钟阿姨则拿出从老师的图章,在签名后一一钤章。

从老师签完书后,我提出与他合影留念,他不但让钟阿姨给我们拍照,还欣然接受我挨着他用手机自拍,我又拿出题词本请他给我题词,他毫不犹豫地提笔疾书:“赠:焦金木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摘自英国萨克雷《名利场》一书从维熙2018年2月7日。”

得到从老师亲笔题赠的名言,我很激动。而且我知道他非常喜欢这段话,曾在他著作中作为题记。但回到家中,我反复端详他的题词,却不禁惶恐。我没有读过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利场》,我一时悟不出这两句话有什么深奥之处。人生是一面镜子?人生,也就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生活的延续,生活是镜子吗?

2018年,我儿子正面临小升初,爱人走过来跟我商量择校的事,那不是一桩简单的事,不是我和爱人单方面按愿望就可以搞定的事;又提到亲戚喜事需随份子的事;还有种种琐碎但又必须解决的事……我不禁心烦意乱,跟爱人来了句“都别提了”,气氛紧张起来,爱人倒没生气,看我面前本子上有题词,拿起来念出声,忽然,我如醍醐灌顶,跟她说:“真好!我静一静,等会儿咱俩细商量。”爱人暂时离开,我就觉得,从老师赠我这个题词,实际上就是在教我照镜子啊!想想从老师一生,所遭之辱,到关入大墙的地步,而所获之荣,有《文集》奖杯为证,所失固然多,所得更无数。他面对荣辱得失,是那么淡定,那么超然,所关心的,只是远去的白帆能否抵达民族复兴的彼岸,是雪落黄河静无声后庶民的福祉,我应该向他学习,把人生,也就是生活,当作一面镜子,不要回避镜子,要勇于直面镜子,让自己能够冷静、坚强、乐观、精进!

没想到一年多以后,2019年10月29日,从老师竟溘然仙去。如今我抚摸他给我的题词,仍感觉到暖心的温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