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大道至简(篆刻) 无用之用 年画的谜式寓意 福建人的餐桌和茶桌 在抗拒速朽中放光
第13版:夜光杯 2024-05-10

无用之用

江曾培

曾经听到一位大学校长在新生入学典礼致辞中,希望同学们在追求“有用之用”的同时,更要善待“无用之用”。

记得前些年,王安忆在复旦大学授课时,也讲过类似的话。她建议同学们不要总想着有用,而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

老子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故有之以为得,无之以为用”。

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不能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因而要像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那样,重视“无用之用”。

在这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实用主义盛行,人们习惯于问:“这有什么用?”这个“有用”,多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于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价值被矮化了。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宜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的“有用”的东西。人的生命“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人要在“务实”中生存,也要在“务虚”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腾的东西,虽说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常常较“有用”的东西高贵。比如猪羊的肉可食,无疑是“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树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少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的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就成了“无用之用”。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

同时,万物皆有联系,对某些人功名成就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则是“有用”的。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

重视“无用”的价值,还在于要破除危害颇大的急功近利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谋取功名成就也需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实践“无用而大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