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斯洛伐克遇刺总理 目前情况依然严峻 梦幻联动探索文化遗产修复新路 牙缺失一忍十数年,一日三餐吃得费劲
第10版:国际新闻/专版 2024-05-17

牙缺失一忍十数年,一日三餐吃得费劲

知名疑难种植专家:中老年缺牙不能“得过且过”,身体滋生疾病多

牙缺失患者,尤其是多颗牙缺失的患者,有着常人无法体会的苦恼,比如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牙槽骨萎缩、面容塌陷显老,讲话漏风、吐字不清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日三餐及社交生活。

但很多中老年缺牙患者一忍就是十数年,身体滋生很多疾病,与药物相伴,快乐又从何而来呢?牙齿是长寿的象征,更是健康的保障。拥有一口好牙不仅是自己的福气,无疑也会使整个家庭受益。

恢复牙齿原生态功能,需要把握3个关键

缺牙处理不仅仅是“补缺”,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功能恢复:首先,处理缺牙的同时实现对邻牙乃至全口牙的保护,避免牙齿产生牙齿脱落的连锁反应;其次,恢复类似天然牙齿一样的咬合力,恢复健康的咀嚼功能;再者,必须保护牙槽骨,避免牙槽骨由于长期缺牙、配戴活动假牙所导致的牙槽骨流失,保护嘴部面容不凹陷和正常的发音。

知名疑难种植专家魏兵表示:缺牙后由于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从而增加肠胃负担,影响了营养吸收,身体自然不容易强壮。还有研究发现口腔中牙齿越少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越大,所以牙齿不好,大病小病就会找上门来,缺牙问题必须要重视!

  缺牙从“修修补补”到“科技替代”带来自如咀嚼美食的人生喜悦

面对单颗、多颗牙齿缺失,半口甚至全口牙缺失,一些中老年人使用传统缺牙处理方式,恢复了部分的咀嚼能力,但是排骨、坚果等较硬的食物,以及黏性的食物,仍然无法享用。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缺牙患者不停寻求更符合天然牙力学、更舒适、更美观的处理方式。

那掉了牙吃不好东西,镶了牙为何依然咬不动?“其实市面上的缺牙修复方式,从本质上区分,主要就是有没有‘牙根’,真牙能咬就是因为有牙根,有了来自牙槽骨的支撑,咬合力可以达到几十公斤,自然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魏兵医生表示,缺牙以后想要重新获得咀嚼力,选择有“牙根”的修复方式,可以媲美真牙。

魏兵医生还谈到,中老年人以往在选择缺牙处理方法时,总是担心咬合不稳定、清洁繁琐、好牙被磨损等诸多问题。随着技术的提高,多样化的修复手段已经能够实现高效处理缺牙,只要患者符合条件,即便是牙槽骨萎缩、咀嚼不自如等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了,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修复后新牙的舒适性、耐用性和稳固性。

牙骨疏松、牙龈萎缩更适合有“牙根”的修复

如今很多中老年市民普遍存在缺牙多、牙骨疏松、牙龈也萎缩的现象,为何修复后依然咬不动美食?为何修复后与自己希望的大相径庭?

新民健康将特邀魏兵领衔的疑难口腔专家团队面对面云答疑,为市民普及缺牙修复专业知识、免费评估牙周、评估骨质、出具方案,并为牙缺失修复的疑难人群提供缺牙修复思路,助力恢复一口好牙。

活动时间:

5月21日/5月28日(周二)

  ■报名对象

1、缺牙时间长、缺牙数量多、牙床严重萎缩者;2、长期活动假牙配戴不适,想改善咀嚼者;

3、牙周脓肿、牙齿龋坏有残根残冠者;

4、高龄、严重牙周疾病,有慢性身体疾病者;5、其他口腔疑难杂症。

  ■活动亮点

①免费参加口腔保健指导在线咨询

②疑难种植专家团队面对面云宣教答疑③开通大咖绿色通道,免费制定口腔保健方案④为牙齿缺失多、半口或全口缺牙者,提供进一步健康指导

■特邀嘉宾

魏兵

知名齿科疑难种植总监

  口腔健康管理专家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种植临床硕士

ICOI国际种植专科医师学会会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多档电视节目特邀口腔专家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谢家敏

博士、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知名口腔疑难种植总监

  上海口腔质控专家

  Nobel青年讲师

  Straumann特邀讲师

  Nobel首批全数字化种植认证医师

新民健康报名咨询热线021-52921992

或编辑短信“爱牙+姓名+联系方式”

发送至:13331917156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