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刻舟求剑(藏书票) 书趣味 理想餐桌 十八岁 一个时代的传奇 心灵故乡
第13版:夜光杯 2024-05-17

心灵故乡

刘蔚

颇喜欢作家迟子建的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尤其是她描写故乡漠河北极村的那些文字。在作家的笔下,北极村的春花秋月、夏果冬雪,五彩斑斓,既充满了烟火气,又富于迷人的诗意。比如,她描写老家附近的山像个果品店,春天,最早能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然后,香气浓郁的野草莓等着人去采摘,接着,水葡萄、都柿和稠子李次第登场。成熟的都柿不仅甘甜无比,而且能让人吃醉。有一次,作者欲罢不能,在山中吃了太多的都柿,结果真的醉了,以蛇行的步态摇摇晃晃回到家中,令同伴哄堂大笑。又如,作家描写冬日白桦林的月夜和雪野,“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冬日月夜白桦林与极北雪野静美如斯,令人陶醉。

故乡往往是作家创作的原点,因为它给予了作家最初的生活积累和创作灵感。故乡也往往是作家的写作向纵深开掘的基点,使之升华,并创造出一个丰富深邃的艺术世界。美国作家福克纳通过诸多小说作品,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王国——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他自己解释,“约克纳帕塔法”这个拗口的名字来源于契卡索印第安语,意思是“河水慢慢流过平坦的土地”;另外,在福克纳故乡拉发耶迪县南部有一条河,旧名叫“约卡纳科塔发”,与约卡纳帕塔法拼法上略微不同。他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和75个短篇,其中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都以这个虚构的王国为地理背景,围绕着约克纳帕塔法县中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在南北战争前后一个多世纪中的兴衰,展现了南方民众在道德与信仰上的追求、困惑与迷失。

作家用文字建构精神的原乡,画家用画笔勾画心灵的故乡。不久前,我去中华艺术宫观赏“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忽然发现吴冠中先生画作中最动人的部分之一,是他用心描绘的江南风物与景色。原来吴冠中出生在江南鱼米之乡江苏宜兴,故乡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茂密的竹林、青碧的桑园哺育了他的童年,也给予了他终生的情感滋养。上世纪50年代他留法学成归国后,由于无法在油画人物领域施展身手,便从他崇拜的鲁迅先生及其文学作品中得到启发,“我想我可以从故乡的风光入手,于此我有较大的空间,感情的、思维的及形式的空间。我坚定了从江南故乡的小桥步入自己未知的造型世界。60年代起我不断往绍兴跑,绍兴和宜兴非常类似,但比宜兴更入画,离鲁迅更近”。他第一次去绍兴采风,找不到招待所,被安排住进了鲁迅故居。他走遍了绍兴市区和郊区的大街小巷,坐船去安桥头、皇甫庄,爬上演社戏的戏台。以后,他又去苏州、去昆山周庄、去安徽宏村,同样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于是,《双燕》《狮子林》《周庄》《安徽宏村》等一幅幅优秀的作品从他的画笔下不断涌现,蕴含乡愁,又有独特的审美视角。这些作品以写生为基础,又突破了写实的窠臼,多以简约抽象而又不失形象的点、线与色块构图,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抒发生命内在的张力与情调,画风清新奇崛,耐人寻味。

远山近水皆有韵,心灵故乡妙笔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