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年轻的城  年轻人的城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5-19
引才速度上海第一!去东海之滨寻找临港的活力密码——

年轻的城 年轻人的城

傍晚时分,滴水湖畔风景如画,人们在湖边骑行健身 杨建正 摄

年轻人呼朋唤友参加滴水湖青春歌会

“临港·遇见爱”主题音乐会昨晚举行

本报记者 杨欢

作为上海人才集聚速度最快的区域,临港新片区四度获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智联招聘等专业机构联合评选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招贤纳才有何秘诀?年轻人因何选择了临港?走,去东海之滨,寻找临港这座“年轻城”的活力密码。

恋爱在临港

星光湖影甜满城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第一次见到你,我就喜欢你了。”

五月的临港,甜度超标,满城浪漫。滴水湖畔,告白标语随处可见。

5月12日—6月1日,每周末在滴水湖码头能免费看爱情片。“星光湖影交织,爱的人在身边,老灵额!”“滴水湖去了!露天电影看了!氛围感满分,爱了爱了!”听闻湖畔电影季开启,许多人从市区赶来,在社交平台上毫不吝啬给出赞语。

当代年轻人,苦脱单久矣。为了帮单身男女谈一段甜甜的恋爱,临港管委会当起了“媒婆”。这周末,长三角青年交友嘉年华在临港举行。“不谈相亲,先交朋友,轻松好玩,拓展朋友圈。”海报上的标语,精准“拿捏”了年轻人的社交心理。

要想留住年轻人,就得牢牢抓住他们的心。深谙这点,临港把5月打造为浪漫主题月。从4月30日到6月1日,陆续举办音乐会、咖啡集市、电竞赛、集体婚礼等。地铁16号线和公交车穿上“粉外衣”,地标建筑双子塔(西岛金融中心)“亲起嘴”,主打一个“氛围都烘托到这,脱不脱单看你了”。

如此大手笔“整活”,不难看出临港新片区敞开怀抱欢迎年轻人安居乐业的诚意。去年,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喊话:“临港是年轻的城,更是年轻人的城,未来将着力搭建更为丰富、更为高水平的事业发展平台,让年轻人在临港事业有成、幸福生活。”

落地有声。肉眼可见,临港人气和烟火气正越来越旺。临港新片区党群工作部部长蒋静告诉记者,挂牌成立以来,临港按照“高品质未来新城”的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和运营,累计引进人才8.81万人,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500人。今年以来,临港新片区累计引进人才1.78万人,同比增长52.75%。

创业在临港

开启人生新篇章

北纬30°54’,东经121°56’。临港,上海日出最先照耀的地方。不到五年时间,8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撑开了它的骨架;道路四通八达川流不息,打通了它的筋脉;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涌入,充实了它的“灵魂”。

“我觉得临港是一个很有发展逻辑的城市。”陆蓉蓉此前长期生活在国外,从事过外交工作、风险投资和企业管理。3年前,她决定回国发展,落脚点选择了临港。在她眼里,这是一座适合创业的城市,是一座年轻活力的城市,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

2007年,陆蓉蓉开始投入科创孵化工作,曾运营过多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中国第一家海外孵化器园区,2015年又和临港集团合作开展海外招商引才工作。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陆蓉蓉决定去亲眼看一看心神向往的滴水湖。“当时站在湖边,只见四周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我立刻做了决定,留下来,在临港开启人生新篇章。”

目前,陆蓉蓉担任上海博观科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成立3年多,从国内外引进30多家企业和团队来到临港。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全球总部企业1家,均为高科技行业龙头企业。

“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宜居的生态环境,低成本的创业空间,都是临港的优势。”陆蓉蓉告诉记者,不少海外人才热爱运动,临港有很多亲湖临水的运动设施,早晚可以跑步骑行,静心思考。子女教育是值得考量的另一个方面。目前陆蓉蓉的女儿就读于上海中学国际部临港校区,校园美丽宽敞,甚至还有水上皮划艇项目。“我们一家人在临港生活,充实、愉快,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周末相约湖畔骑行,在城市间穿梭,一起发现新的变化,寻找惊喜。”

生活在临港

吃喝玩乐赛神仙

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五年让人打破“刻板印象”。每隔一段时间来临港,都忍不住惊叹“发展速度太快了”。

就说吃喝玩乐,本报记者报道的第一条关于临港新片区商业设施的新闻是,2020年1月18日联华超市竹柏店开业,可以满足居民家门口购物需求。当时,临港新增一家社区生鲜门店,都是值得口口相传的好消息。

此后,港城新天地二期、临港万达广场、临港爱琴海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人气渐旺,海底捞、喜茶、一尺花园、朵云书院、Manner等商家都纷纷来到临港开出新店。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临港主城区及景区游客超69万人次。抬头看湖、低头阅书的朵云书院滴水湖店,客流量和营业额在全国十家门店中名列第二,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2023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中排名第3位,仅次于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影城。备受期待的“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年内开业,“海派国潮新水乡”幻云东方也将亮相……

“去年,临港新片区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36%,接待游客987.01万人次,同比增长89%。‘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年接待游客数将达到1500万人次,有望成为上海千万级旅游流量的入口之一。”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旅处处长何晓英介绍,揭牌成立至今,临港新片区推进社会投资类商文体旅项目56个,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到446.3亿元;新增商业面积91.11万平方米,约为之前10年的4.38倍。

如今,临港人过上了不少市区人都羡慕的生活。天气晴好时,能看到飞鸟掠过湖面、落霞染红天边的绝美景象;月租一两千元,就能拎包入住大阳台、落地窗、看海景的人才公寓;左邻右舍“卧虎藏龙”,社区牵头搞活动,露营、骑行、羽毛球,“搭子群”五花八门;下班约三两好友,啤酒烧烤小龙虾,相谈甚欢。

安家在临港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想不出有哪个城市像临港这样。”不久前,在滴水湖边散步,记者听到两小伙攀谈。他们从上海市区过来,原以为临港很荒,到了以后大吃一惊。“这里有种独一无二的美,城市界面大气简洁,规划设计很新颖,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年轻的面孔。”

刚揭牌成立时,人们说起临港的关键词还是“特斯拉”。如今聊到对临港的印象,大家不约而同说的是“年轻”。这样的城市气质是如何炼成的?往前追溯,临港新片区掀开建设大幕,广纳英才成为首要任务。支持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陆续出台。就业快人一步,创新快人一步,落“沪”快人一步,安家快人一步……

教育无疑是吸引年轻人“近悦远来”的突出优势。在临港,流传着“处处都是学区房”的说法。截至目前,临港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6所,已基本形成多层次、一站式、全龄段教育服务体系。其中,不乏上中、明珠、建平、冰厂田、上师大、华师大、华二等沪上知名教育品牌集团化办学或合作办学。今年3月27日,由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开工,将打造成一所扎根临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的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临港,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高管、居委物业大多是80后、90后。同龄人有话题、能共鸣,会设身处地思考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为了打响“年轻的城 年轻人的城”品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南汇新城镇党委委员谭荣友逢人就问“金点子”;负责南汇新城镇团委工作的杨浩昊通过临港高校、居委会发放问卷,征集意见。

昨天,临港新片区发布《“临港佳缘”青春交友扶持计划》,2025年前将重点打造20个青年社交示范站点,举办不少于300场次社交婚恋服务活动,组建跑团、骑行、健身操、合唱、乐器、球类等滴水湖青年文体社群组织,为年轻人营造便利、自在的社交氛围。

“有家才能有归属感。年轻人来临港干事创业,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奋斗,不用高昂的费用就能买房安家,结婚后生娃读书问题不用愁。这,就是我们服务人才的重点方向。”谭荣友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