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深入浅出 银鱼(中国画) 桨影橹声 再见,帽店 爱手机 端午感怀 夏公纪念封 忆傅惟慈
第12版:夜光杯 2024-06-13

再见,帽店

裘索

青山大学对面的青山通里有一家帽子店,离我住所很近,所以无论买或不买,一直是我爱逛的店,它就是山田帽子店。1928年开张,走过95个春秋寒暑,去年结业关张。

明治四年,日本政府颁布散发脱刀令,随着剪去盘结头发人的增多,帽子的普及有了土壤。首先在文人学者等上流阶层中流行,渐次普及于平民大众。大文豪夏目漱石拿到《我是猫》的十五日元稿酬后,兴奋地奔向帽店买了一顶巴拿马帽。

以男士专用帽起家的山田帽子店,在戴帽率上扬、帽子普及的昭和初期开业。曾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引领帽界风潮。大片的店墙上,贴挂着日本众多名人前来选购帽子后的签名,帽架上陈列着各类经典款式的绅士淑女帽,深得帽子达人的欢心。我未曾面识第一代、第二代的山田店主,过往的精彩辉煌只是在他人和第三代店主那里耳闻,在名人签字的卡纸上目睹。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对帽子的需求锐减,人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消极无欲。唉,关店实为无奈之举呀。我能够体察第三代山田店主的无奈。

山田帽子店,仿佛一直在那里。去年回上海前,想到再回东京,这家日本人心目中的名店老铺将不在,二十多年的芳邻,说消失就要消失,不由人黯然。曾经日日路过也不以为然,当时只道是寻常。在去羽田机场回上海之前,最后一次去了帽子店。正忙乎着的第三代山田店主,见我便笑着打招呼。我东张张西望望环顾四周后,问山田关店后干啥呢,他说不再考虑工作了,关店后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想去各地各国走走,捉虫看鸟,做些社区的义工,告诉年轻的父母,帽子店这一带的前世今生,因为这里直接知道这区域历史的最后一代人也都八九十岁了。我对山田说,我想再买两顶帽子,您有推荐吗?他去库房捧出两顶经典永恒而又时尚永恒的帽子,充满仪式感的鞠躬道别后,匆匆回家将两顶帽子安放进帽柜里,关闭上帽柜,也关闭上这么多年的记忆。

再见,我的帽子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