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春潮(设色纸本) 大巴上的座椅 渡过上海的春天 于行走中,触摸文化 亲近老树 在复旦看越剧
第13版:夜光杯 2024-06-13

大巴上的座椅

薛松

踏着晨曦,我和爱人赶到出游集合地,登上旅游大巴,按导游指定的编号就座。

有两个并排同座的游客贪图舒适,把两张座位上的椅背分别往后推到约140°仰面躺下,造成前排与后排的空间距离狭窄。后排游客难以入座,要求他们收起靠背,却遭无礼拒绝。前排与后排的游客发生口角乃至互殴,令人扫兴。

由此我想起另一次旅游的经历。

在旅游大巴上,与笔者隔一条走廊的对面两个座位上,坐的是一对耄耋农民夫妇。老农在座位上打瞌睡,椅背渐渐失控后仰变成一张躺椅,逼近后座。后排游客感到压抑,于是要求前排的老农把靠背往前收。老农猛醒过来,发现是控制椅背角度的按钮坏了,为了不妨碍后座游客休息,有效控制椅背不再往后仰,他不让身体与椅背接触……

我一觉醒来发现,老农身上戴着紧绷的安全带,上身保持前倾,以使与椅背分开一点距离。我好奇地模仿其坐姿,尝试几次后发现身体极不舒服。

老农还拒绝身旁老太太的提议:互换座位轮休。

旅游大巴行驶两个多小时后,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老农才默默地下车小憩。

返程途中,为了继续防止失灵的椅背后仰,老农依然身上紧绷安全带,保持身体不靠椅背数小时。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处理一个椅背过度后仰的小小动作,彰显出人们在道德修养上的差距。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