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既当“经济减震器”又防算法歧视 打破信息壁垒  助力中小企业 健康运动,也是一剂“处方药” “三个融合”引导资源倾斜养老产业
第3版:要闻 2024-06-21
银行保险领域做实“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

“三个融合”引导资源倾斜养老产业

陆家嘴论坛上,养老一直是热门话题。昨天,来自银行、保险等专业机构的人士围绕“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的议题纷纷建言献策。

据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有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金融业的资金跨期配置功能和养老资金安排的周期特征非常契合,作为金融服务机构,需要持续探索,不断用金融“活水”,助力培育银发经济市场。结合农业银行的实际,接下来进一步做实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融资服务供给方面,做好“三个融合”。首先,把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好,围绕银发经济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和上下游链条企业培育优势主体,拉长做深金融服务链条。其次,把信贷、投资、金融租赁等综合化服务能力融合好,多维度、多层次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再次,把养老机构建设过程中的财务表现评价和发展潜力的评估融合好,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养老产业倾斜。

二是养老金融服务供给方面,进一步统筹好城乡联动,全力保证养老服务延续性和获得感。联动统筹,第一,要加强核心城区网点适老化改造和适老化服务;第二,要提升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域的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加大网点在县域城乡接合部的布局力度,特别是要融合好新市民、务工人群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做好政、银、企三方结合,增强养老服务方面全社会的联动合力。服务银发经济和养老需求,是系统性工程,离不开跨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商业银行要积极强化和各级人社、民政、工信、医疗、数据要素管理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广泛寻求与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的融合创新,凝聚各方合力,促进优势互补,大家一起满足广大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向往。

保险同样是养老金融里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养老金融就是为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提供金融支撑,以及为老年人生活提供风险保障的金融保险活动的总和。

“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有它的特点,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的特征和功能。”蔡希良说,发展养老金融应该把握好这个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各个方面体现政策的一致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广大社会民众通过科学的规划,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

他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比如取消企业年金的职工参保率须达到70%的隐性门槛,从而给广大中小微企业、社会公众更多自由选择权。”他认为,在税收方面可以研究适度提升个人养老金的最优额度,优化个人养老金领取之后无差别征收个税的政策,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灵活就业人群等全程免税,从而增强第三支柱对广大免个税群体的吸引力。

施罗德集团中国事务主席吴思田(Sebastian Wood)认为,全球多元化投资可为中国养老金计划成员的投资组合带来重大收益。但在中国,如果不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部分,目前养老金储蓄只能投资于国内资产,因此建议将国际资产纳入中国养老金投资组合。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