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年老还需有点“肉” 建议五十岁及以上男性每两年做一次PSA筛查 从皮肤到内脏,硬皮病的危害莫轻视 暑期别忘近视防控
第14版:康健园 2024-07-08

暑期别忘近视防控

暑假正是孩子近视发生和加重的“高危期”。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等,再加上天气炎热,户外运动少、作息不规律,一到开学,孩子视力很可能呈“过山车式”滑坡。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假期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呢?

预防近视从小做起

从3岁开始,家长就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及眼轴监测,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或者近视状况,若发现有视物眯眼、皱眉、歪头、视力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遵循医嘱科学矫治,不要相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目前可用于近视防控的手段主要有光学干预(框架镜、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等)、药物干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行为干预等。

远视储备省着点用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一般到15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由于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部分儿童青少年在6岁前即已用完远视储备,使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眼。

近视一定要戴眼镜吗?

佩戴眼镜,就是医学上说的光学干预,包括框架镜及接触镜。从近视度数来看,100度以下属于轻度近视,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佩戴眼镜,不过具体方案因人而异,需结合专业检查由专业医师来确定。有些人即使近视度数低,但是裸眼视力差,或者伴有斜视及视功能障碍,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及时佩戴或长期戴镜。而对于非轻度近视人群,我们建议长时间戴镜。

离焦光学干预的时机

离焦镜,包括功能性框架镜、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软镜,这是一种保护视力,延缓眼轴过快增长的光学方法。目前关于近视形成的学说有很多,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周边远视离焦是导致眼轴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控制周边离焦可以调控眼轴增长,缓解近视度数的不断增加。

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孩子,可以早点进行离焦干预;还有些孩子某阶段眼轴增长过快或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期间,可以考虑离焦光学干预。OK镜是一种在夜间佩戴的硬性透气接触镜,经过一晚睡眠佩戴后可对角膜形状进行塑形,白天无需戴镜;离焦软镜是一种白天佩戴的隐形软镜。对于8岁以下的儿童可以佩戴功能框架镜,8岁以上的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功能框架镜或者OK镜及离焦软镜。

低浓度阿托品的适用情况

目前,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经过循证医学验证能够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在孩子出现假性近视时或者近视初期,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延缓近视发展,对于近视控制不佳的孩子,可以选择药物与光学干预联合应用,能起到增强近视控制的效果。但也有少部分儿童在使用药物时有过敏、畏光等反应,故需要在医生监测下使用。

暑假里“不宅家、多户外”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一般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做到“不宅家、多户外”;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坐姿正确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书写阅读时要保持用眼距离合理、头位端正,坚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10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做到“姿势正、亮度足”。

何芳邻(主治医师)张静(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图 IC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