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厉阿姨十分注重体重管理,但瘦下来的结果却是走路慢悠悠,爬楼都费劲,有时一个趔趄还会摔跤。厉阿姨带着疑惑咨询了医生,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得了肌少症。
顾名思义,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或肌肉衰减综合征,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的下降,造成手部握力下降、行走缓慢、容易跌倒、骨质疏松或骨折、心情抑郁、合并多种慢性病等。肌少症与年龄增长、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不足、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肌肉分解大于合成,造成肌肉减少。
肌少症老年患者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1.2~1.5克。选用动物蛋白,如蛋、奶、肉、鱼等,还有少量植物蛋白,比如大豆等。将蛋白质的摄入平均分配到3~5餐中,比如将早餐中稀饭换成牛奶、酸奶,保证早餐一个鸡蛋等。除此以外,膳食纤维和谷物等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也是必需的,如蔬菜和水果应占据餐盘的1/2,且颜色多样、品种丰富;也可食用一些由燕麦、大麦等制成的食物。
肌少症的“运动宝典”也要用起来。在老人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如哑铃、弹力带等抗阻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通过生活中的推、拉、拽、举、压等动作,建议每周至少有3天进行肌肉强化运动。也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打太极、八段锦等。
马君雯 沈伟晔(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