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市民夜校切换青少年模式  开启艺术之门 古埃及文明中国式呈现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4-07-17

古埃及文明中国式呈现

上博“金字塔之巅”大展先睹记

木乃伊面具

上博推出许多特色文创产品

上博南门美内普塔站像

阿努比斯像 本版图片 记者 王凯 摄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一位远道而来的埃及“法老”站立着迎接观众,高大而庄严。备受期待的热门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今天下午举办开幕仪式,7月19日起向公众开放。此次重磅展览被列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标杆性活动。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大展,其中95%以上的文物首次来到亚洲,全球仅此一站。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昨天的媒体探营日开放了部分展厅,记者前去先睹为快。

等候区里充满展览元素

在南门迎候观众的这尊2.4米高的美内普塔站像,被放置在玻璃罩子中。这是上博首次将文物放置在室外展出。在其家乡卢克索,这尊法老雕像同样站在博物馆门口迎宾,这是埃及博物馆的习俗之一。这位法老是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第13个儿子。法老雕像头戴头巾,额头上饰有象征王权的圣蛇徽标,展现出新王国时期工匠的精湛技艺。

布满埃及文字的凉棚搭建完工,蜿蜒曲折,预示此项大展的火热程度。在烈日投射下,凉棚镂空的古埃及文字投射在地面上,极具巧思。为此次埃及展览特别开发的手机游戏在排队地方设立了链接,帮助排队观众在游戏里先行感受古埃及氛围。

打造上博最大单个展厅

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一个个重磅展品带领观众走入法老的国度。这些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走马观花全程走完也需要耗时至少2个小时。

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板块,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上博首次打通一层所有展厅,以3000平方米的容量迎接法老和文物,这也成为上博人民广场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个展厅,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首个展厅“法老的国度”设立于原中国青铜馆,将以古埃及人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的映射——众神的世界引入,呈现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展现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墓葬习俗等,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两大文明一起“对话”

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品牌系列展览“对话世界”的第四个展览。展览入口处有一张时间长轴图,让古埃及各个朝代和中国古代王朝进行时间上的“对表”。展览选择若干中国文物与埃及文物“对话”,通过插叙片段,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回顾埃及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展览首席策展人颜海英说,同为古老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在多个方面可以互证。一件雕塑记录了古埃及人对学习的重视:一名书吏盘腿而坐,在膝盖上打开书卷。“书吏是古埃及的基层官员,他们没有身份阶层门槛,只要通过学习就能当上。”原来,古埃及与古代中国一样强调“唯有读书高”。在这组雕像对面,陈列着清朝官员端方收集的一系列古埃及石碑拓片。端方于1905年前后出洋路过埃及,采购了大量带有古埃及文字的石碑,身为金石学家的他做了不少拓片,还模仿埃及风格写写画画,之后在中国带动了一股“埃及热”。清末一度流行在砚台上刻个埃及人或写些埃及文字,并将其视为时尚。这些拓片现藏于国博和北京大学。“此次随团来华的埃及博物馆人士非常吃惊——100多年前,中国人对埃及文物的喜好是带有文字的石碑,而欧美人则喜欢收藏木乃伊和大雕塑。”颜海英说。

千种文创产品六成上新

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大堂,诸多古埃及文物展板吸引观众驻足拍照。上博文创商店焕然一新,共600多项全新研发的展览相关衍生品已经上线,其他400多项有望在展期内轮转上架。

上博此次推出了许多特色文创,观众可以定制浓郁埃及特色的莎草画,输入自己的拼音名,便可以获得对应的古埃及名,打印在埃及原装进口的莎草纸上,观众还可以从荷鲁斯眼、狮身人面像中挑选,自己动手DIY串珠和手链,既时尚又好玩。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